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
.向空烧杯中缓慢注入清水,直到没过金属体一段距离(烧杯未加满水),如图乙中① ⑤所示,待示数稳定后分别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如图乙中⑥所示,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盐,并轻轻搅拌,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为 。
(1)图乙中 (选填① 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图⑤中,金属体所受到的浮力 (用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
(2)图乙中 (选填① 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金属体的体积 (用已知量 、 和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
(3)因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可知图⑤、⑥中, (选填“ 、 、 ”),图⑥中盐水密度: (用已知量 和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
小芋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 相同;
(2)小芋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运动得越远。并进一步推测: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 ,表明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小车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选填“在毛巾上更多”、“在棉布上更多”、“在木板上更多”或“三次一样多”);
(4)小芋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假设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芋)
A. |
|
B. |
|
C. |
|
D. |
|
(5)小芋想测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请你利用合适的实验器材,帮她写出实验步骤: 。
物理课上,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探究。
(1)小佳组装好器材,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 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7 |
98 |
98 |
98 |
98 |
如图乙所示是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李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了图丙的实验演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结果发现已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浇冷水时烧瓶内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造成的。
小东学习了密度的有关知识后,做如下实验。
(1)小东在实验室里测量玻璃珠的密度。
①他将天平置于 桌面,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 点,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②接着测量几个玻璃珠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些玻璃珠的质量为 。
③将这些玻璃珠放入量筒,量筒中水面变化如图乙所示,则玻璃珠的总体积为 ,玻璃珠的密度为 。
④小东按规范操作完成了实验,才发现天平横梁因磨损出现的缺口如图丙中A处所示,那么玻璃珠质量的测量值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2)小东回到家里,想要测量家里的空气密度,器材有:未充气的新皮球(如图丁,皮球壁厚度忽略不计),电子秤,打气筒(每次能打出一筒体积为 的空气)。已知皮球充气后如图戊所示,内部气压大于大气压。方法如下:
ⅰ.用电子秤测出未充气的新皮球的质量 ;
ⅱ.用打气筒给新皮球打入 筒空气后,皮球如图戊,用电子秤测出其质量 ;
ⅲ.计算空气密度的表达式为 。
由于空气浮力的影响,上述测量不够准确。仅用现有器材更准确地测量空气密度,需要增加一个步骤: 。
用你增加步骤中测得的物理量及已测得的物理量计算空气密度,表达式为 。
小辉学习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做如下实验。
(1)小辉利用如图甲的电路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
①连接实物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选填“a”或“b”)端,开关应 。
②实验中,移动滑片P至某位置,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分别 、 ,则R的阻值为 Ω。
③为减小误差,改变R两端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值,算出对应的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 值,作为R的阻值。
(2)小辉得知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乙,就利用该热敏电阻制作温控报警器,报警器电路的一部分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为 。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50℃时,电压 达到或超过 并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则图中 (选填“ ”或“ ”)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
如图甲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纸板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水的散热,从而 (选填“延长”或“缩短”)加热时间。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体积变 ;移开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
(3)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水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可知:水的沸点为 ℃;水保持沸腾须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