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用高为 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 刻度线处不动。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
实验次数 |
物距 |
像距 |
像高 |
1 |
30 |
15 |
2 |
2 |
20 |
4 |
|
3 |
15 |
8 |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 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4)小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2所示。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 (选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改编】小明同学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倾斜程度的关系”实验中,他需保证斜面的_________相同,改变其。现有一块长木板、一个弹簧测力计、几个木块,一把刻度尺,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设计。
小阳想利用两块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请你帮小阳连接好电路;
(2)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分别为I1、I2,请你用I1、I2和R0表示出Rx,Rx=。
如图甲是一枚简单的液体燃料火箭结构图,小明所在班级以“火箭中的科学奥秘”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1)模拟火箭升空的原理: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活动,其中现象产生的原理与火箭升空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火箭顶部圆锥形能减少摩擦:某同学利用不吸水、硬质的纸张,制成等质量、密封的圆锥体和长方体,在同一高度让两者同时自由下落,如图乙所示。
①为比较两者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他们需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更高处让两物体自由下落
B.用木头替代纸张进行实验
C.让两物体在水中自由上浮
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人分液漏斗中,测出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
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这些水的体积为V0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
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干始收集气体,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
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
(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克/毫升;
(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而保持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1)如下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尚未完成,E应与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相连接.完成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很亮,说明存在操作上的错误是.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填写序号)
A.小灯泡短路 |
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
C.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反接 |
D.变阻器滑片接触不良 |
(2)小明在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功率是瓦.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额定功率测量刚刚完成时,小明不慎将小灯泡玻璃打碎了(灯丝未断),其他都未变动,小明再次合上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却比2.5V小,电流表示数变大,就此现象提出一个猜想:.
(4)小明想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路两端电压的关系”,于是就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获得多组灯泡两端电压和电流的数据,发现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请指出他的实验方法的不合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