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去森林公园游玩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爸爸告诉小明,光斑是光            形成的太阳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走出森林,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色散 紫外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十堰)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 min.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 (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少”).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1)将凸透镜向___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
(2)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如下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当物距为5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左/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____(左/右)移。

(2013·营口)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距镜头 处;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 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 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