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利用仅有的一个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和其他器材来“检验欧姆定律”,该变阻器的电阻丝上有一处断点。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 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断开开关,把滑片 移到 端。
③依次用阻值为 、 和 的定值电阻替换原来的电阻,重复步骤②。
(1)小科设计上述实验步骤,是要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之间的关系。
(2)小科发现,滑片 向右移动过程中,每次实验开始时电压表都没有示数,移到某一点(该点记为 时突然有了示数。但在完成 电阻的实验后,再做 电阻的实验时,当电压表有示数后,示数一直大于 .分析可得,电阻丝 的阻值 的范围是 。
(3)为了完成 电阻实验,将滑片 移到 点,只要在原来电路的接线柱上再接上一根导线,就能继续完成实验。请你在答题卷的图中用笔画线补上这根导线。
利用电子秤、油桃、牙签、两个相同的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
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电子秤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
(2)将油桃放入水中漂浮,用牙签将油桃压入水中浸没(水未溢出),静止时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
(3)在另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电子秤测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为 。
(4)将油桃放入待测液体中漂浮, ,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
(5)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已知水的密度为 )。
下面是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
测量石块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调平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质量为 。
(3)用如图乙所示方法测出了石块的体积,并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应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体 ,根据 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 相同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甲、乙两次匀速直线拉动物体的过程中,如果速度相同,甲、乙两次的拉力功率 (填“ ”、“ ”或“ ” ,乙图中物体 (填“受”或“不受”)摩擦力。
(4)将实验进行了如图丁所示的改进:水平向左拉木板,木板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物体 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则物体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方向 (填“向左”或“向右”),此过程中木板 (填“必须”或“不必”)匀速运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按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可测出凸透镜焦距是 。
(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当它们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放一个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远离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后像又清晰了,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 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
(2)实验过程中 、 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 (填“实”或“虚”)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 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 态,此时试管内的碎冰 (填“能”或“不能”)熔化。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