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小明和小红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G 并填入表格。

(2)按如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3)拉动弹簧测力计并读出拉力 F 的值,用刻度尺测出的钩码上升的高度 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 ,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4)算出有用功 W 、总功 W 、机械效率 η 并填入表格。

(5)改变钩码上升的高度,重复上面的实验,记录并计算实验数据。

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 G / 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 / cm

有用功 W / J

拉力 F / 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 / cm

总功 W / J

机械效率 η

1

6

3.00

18.00

2.38

9.00

21.42

84 . 0 %

2

6

5.00

30.00

2.40

15.00

36.00

83 . 3 %

3

6

8.00

48.00

2.36

24.00

56.64

84 . 7 %

4

6

10.00

60.00

2.35

30.00

70.50

85 . 1 %

实验结论:在忽略绳子的重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物体的重力和高度无关。

请你评价小明和小红的实验报告。

(1)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

(2)从理论上分析说明他们实验结论的局限性。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规格、材料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为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如果选用编号为A、C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填序号).
(2)如图19所示,为粗略比较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变化.
(3)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图19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

物理实验中,对于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利用相关的物理效应间接比较其大小.
(1)图16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该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2)图17所示是“比较不同燃料热值”的实验,该实验中“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是根据来比较的;
(3)图18所示是“研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压关系”的实验,该实验中“电流做功的多少”是根据来比较的.

小卉同学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时,她选用两节新干电池做电源,待测电阻阻值大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5的电路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选填“A”或“B”)端.
(3)小卉同学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且移动变阻器滑片P 时,电流表示数会发生变化,则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断路
B.变阻器接线柱接错
C.待测电阻短路
D.待测电阻断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由此可算出电阻为Ω.小卉同学认为这就是待测电阻的阻值,你认为有何不妥?

如图14所示,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两个烧瓶及其中煤油的质量、初温均相同,R>R.
(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无法测量,本实验是通过比较来间接比较热量多少的.
(2)实验的电路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目的是控制相等,从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之间的关系.
(3)实验中小红问小明:“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得到水,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因为煤油的热值较大
C.因为煤油的密度较小
D.因为煤油的比热容较小

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100" 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学设计了图24(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明用图24(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υ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24(丙)和(丁)所示。不计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求:
(1)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P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W。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