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文蛤是南通的特色佳肴,由文蛤、佐料放在经加热发烫的铁板上制作而成,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餐馆会尽量选择热容量大的炊具。热容量的定义是: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查阅资料知道:物体的热容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比热容有关,由此同学们对相同体积物体的热容量作如下猜想:
猜想1:物体的质量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
猜想2: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
同学们先用图甲所示装置,将体积相同的四个不同金属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示数如图乙;将四个金属块同时从水中取出,快速放入四个相同的保温杯中,杯中盛有质量和初温(约 均相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出保温杯内水的末温,收集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金属块 |
质量 |
比热容 |
末温 |
铅 |
565 |
|
34.3 |
铜 |
445 |
|
47.2 |
铁 |
395 |
|
48.1 |
铝 |
135 |
|
40.9 |
(1)安装装置时应先固定线夹 (选填“ ”或“ ” ;图乙温度计示数为 。
(2)由表中数据可知: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吸收热量最多的是放入了金属 的杯中的水;热容量最大的是 金属块。
(3)分析数据可判断:猜想1、猜想2都是 的。请选择猜想1或猜想2,说出你对该猜想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 。
(4)请用热容量这个物理量,给比热容下定义: 。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如图1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 (选填序号)
(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体积相同的 、 、 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 , 和 .然后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①在序号 的实验中物所受的浮力为 。
②比较序号 , , 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③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变的浮力越 ;
④比较序号 、 、 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 关。
(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3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

利用图15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 沿 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 上可看到光线沿 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 和 的轨迹,则 与垂直镜面的直线 的夹角 是选填 。 “入射角”成“反射角”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
序号 |
|
|
|
1 |
|
|
|
2 |
|
|
|
3 |
|
|
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 (选填“远离”或“靠近” 直线 。
(3)以直线 为轴线。把纸板 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 上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 ,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 平面内。
(4)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夏天,冰淇淋从冰箱取出来后不久,其包装纸表面会变湿,这是为什么?把装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段时间。玻璃容易破裂,这又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接入家庭电路。

在图中画出南瓜受到重力 的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