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中经常看到有人饶有兴趣地低头玩手机游戏,殊不知手机中还有很多其它功能。爱好物理的“620”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手机有一种“镜子”功能。于是,激起了他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兴趣。
【设计实验】
由于用手机中的“镜子”作平面镜进行实验,无法找到像的位置。于是他们选用了玻璃板、规格相同的两个棋子、白纸等,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小华同学将棋子 移到玻璃板前某位置不动,小普同学在玻璃板另一侧帮忙移动棋子 ,无论小普在水平桌面上怎样移动棋子 ,小华都看不到棋子 与棋子 的像重合,善于观察的小林同学发现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 ,调整后,小华便能看到棋子 与棋子 的像完全重合。
(2)把棋子 在玻璃板前移动多次,同时调整玻璃板后棋子 的位置,每次都使得棋子 与棋子 的像的位置重合,这不仅可以找到像的位置,还可以比较出像与物的 关系。
(3)实验中还需要 ,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 。
【分析与论证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的大小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利用数学中的知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像与物关于镜面 。
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三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相等,三瓶煤油中都各自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为R1,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为R2,烧瓶C中的金属丝是锰铜合金丝,电阻为R3,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为了便于比较三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的热量的多少,A、B、C三瓶中应装入质量相等和相同的煤油。
(3)这三个电阻R1、R2和R3阻值应该。(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若R3>R2>R1,闭合开关后,小明和小红发现C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最快,B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较快,A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最慢。这表明:在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小军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桌上备有如下器材:电源、额定电压U0=3.5V的小灯泡L、滑动变阻器、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请补充操作步骤: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6乙所示,电流为A。
(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W。
在“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可能与物体的种类有关;
(1)根据经验,你还能提出的一个猜想是:。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某同学利用相关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为验证猜想B,应选择的图是 (选填序号),得到的结论是 __。
(3)铁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是浮力是N。
(4)该实验主要运用的探究方法是:。
(5)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现给你: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0,电流表,单刀双掷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1)请设计一个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框内。
(2)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A.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与a接触,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1;
B.将开关S与b接触,;
C.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3)用测量所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Rx= 。
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