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人人有责。近年来,因不遵守交通法规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开车打电话发生车祸的风险比正常驾驶高4倍以上,原因是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中 处理信息的能力。
(2)车辆超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现有一辆核准载重为7吨,车厢体积为8米 的货车,若该车装满沙子,试通过计算判断该车是否超载? 千克 米
(3)汽车司机开车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制动刹车后,汽车继续前行的距离叫制动距离,下表是一辆性能良好的汽车在干燥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刹车后,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千米 时) |
反应距离(米 |
制动距离(米 |
60 |
11 |
20 |
80 |
15 |
34 |
100 |
19 |
54 |
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据此请给汽车司机开车提一条建议。
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 为
。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 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 为 。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 。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 (偏大 偏小)。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内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 。盐水密度表达式 (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 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 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 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②
.①③
.②③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 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 、 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 翻折。
(1)如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沿 射到镜面上 点,纸板 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 ,接着将纸板 绕 向后翻折,则纸板 上 (能 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 在 内。
(2)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表),根据这组数据,他 (能 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 。
|
实验序号 |
入射角 |
反射角 |
|
① |
|
|

小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她们将 物品放在小推车中推行,小推车在某段时间内速度 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小推车重 ,所受阻力是总重的0.15倍。 取
(1)在 内,水平推力 (大于 小于 等于)阻力,阻力大小为 。
(2) 内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
(3) 内水平推力的功率多大?

冰壶比赛中,为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运动员需在冰壶运动路线上的某些区域刷冰,如图甲。
(1)为探究刷冰长度的影响因素,小明和同学用图乙装置寻找模拟刷冰区域的材料,他们将木块分别放在长木板、绸布、棉布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 运动,发现测力计示数关系是 .若用木板模拟未刷冰区域,则应选 模拟刷冰区域。
(2)他们用图丙装置,将长为 的所选材料 平铺在木板上,让木板从斜面上滑下,经过 后停在木板上的固定位置 .木板运动到位置 ,所需 的长度 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木块由静止滑下时的高度 有关;
猜想2:与 左端到斜面底端的距离 有关。
①验证猜想1时,保持 不变,将木块从高度将静止滑下,改变 ,使木块最终都停在位置 ,数据记录如下:
|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
释放的高度 |
0.10 |
0.14 |
0.18 |
0.20 |
0.22 |
0.26 |
|
的长度 |
2.00 |
1.60 |
1.20 |
0.86 |
0.80 |
0.40 |
在图丁中描点作出 与 的关系图线; 与 的定量关系是 。
②验证猜想2时,小明改变 ,将木块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正确操作,发现每次只将 前后移动时,木块都会经过 停在 位置。该现象可否定猜想2的依据是 ;
若在上述正确操作中同时改变 和 ,则木块最终可能停在 (选填“ 点左侧“” 点右侧“或” 点左侧或右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