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甲同学利用同一种合金材料的 、 、 三条电阻丝进行实验, 、 长度相同, 、 粗细相同,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分别接通 、 、 ,电流表的三次示数如图2所示,根据示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比较 、 两次电表示数,可以得出电阻大小跟导体 有关。
②比较 、 两次电表示数,可以得出电阻大小跟导体 有关。
③由实验可以得出:三个电阻丝阻值从大到小关系是 。
(2)乙同学利用这套实验器材试图对电热与电阻的关系进行探究:
①考虑到没有计时工具,他用小木棍蘸取等量蜡烛油分别粘放在 、 、 电阻丝的中点处,然后使 、 、 电阻丝能同时通电发热。乙同学是想利用 来反映电阻丝发热量的大小。
②乙同学选择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采取的是三个电阻丝 (选填“串联”或“并联” 的连接方式,请你将未完成的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③接通电路,观察到小木棍掉落的先后顺序是 。
结合实验现象和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电阻大小关系,乙同学推测出: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大的电阻丝产生的电热 (选填“多”或“少” ,发现该结论与已学的焦耳定律不符。请你帮助他进行解释: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当 时,电阻大的电热就多;当 时,电阻大的电热就少。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红进行了以下操作:
(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将蜡烛放在透镜2f之外,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并记录像的性质:倒立、的实像,记录物距和像距。
(3)将蜡烛移至透镜2f与f之间,观察透镜另一侧的光屏,记录像的性质、物距和像距。
(4)将蜡烛移至透镜f以内,将光屏放在蜡烛左侧,观察并记录光屏上像的性质、物距和像距。
以上操作中有缺陷是(填序号),请指出其中的一个缺陷是,应改为:。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请写出一种:。
小红按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1)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①若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很大,这说明小华在实验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是 ;②若电压表示数约为3V,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值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电压U(V) |
1 |
2 |
3 |
电流I(A) |
0.1 |
0.2 |
0.3 |
(4)为了使上述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你认为还应进行下列的哪一项操作?答: 。
A.换用电压不同的电源再做实验 B.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做实验
(5)现将图乙中的电阻R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若要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原实验电路中必须更换的器材是 。
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则大气压的值可以表示为p=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偏大/不变/偏小).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甲/乙)注射器,理由是_______.
在探究“水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b)所示,图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然后作出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由此可以判断出当地的大气压__1标准大气压(大于/小于/等于)。
(3)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小红发现:移开酒精灯,水马上停止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_______,但温度_______;但小宇提出疑问:曾看见端上桌子的砂锅里的汤没有火加热仍沸腾,请你解释原因:。
写出以下仪器的读数.
(1) 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cm;
(2) 图(b)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