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甲同学利用同一种合金材料的 、 、 三条电阻丝进行实验, 、 长度相同, 、 粗细相同,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分别接通 、 、 ,电流表的三次示数如图2所示,根据示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比较 、 两次电表示数,可以得出电阻大小跟导体 有关。
②比较 、 两次电表示数,可以得出电阻大小跟导体 有关。
③由实验可以得出:三个电阻丝阻值从大到小关系是 。
(2)乙同学利用这套实验器材试图对电热与电阻的关系进行探究:
①考虑到没有计时工具,他用小木棍蘸取等量蜡烛油分别粘放在 、 、 电阻丝的中点处,然后使 、 、 电阻丝能同时通电发热。乙同学是想利用 来反映电阻丝发热量的大小。
②乙同学选择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采取的是三个电阻丝 (选填“串联”或“并联” 的连接方式,请你将未完成的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③接通电路,观察到小木棍掉落的先后顺序是 。
结合实验现象和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电阻大小关系,乙同学推测出: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大的电阻丝产生的电热 (选填“多”或“少” ,发现该结论与已学的焦耳定律不符。请你帮助他进行解释: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当 时,电阻大的电热就多;当 时,电阻大的电热就少。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中学的初二物理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音叉接触水盆里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系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放置在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声音比原来小多了.
实验三、把钢尺的一端压紧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使它振动;改变伸出的长度,再次使它振动.仔细听两次的声音.
以上三个实验,实验 表明声音在振动;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和 .
(1)如图1所示是体温计的一部分,其示数应为 ℃;图2为某一温度计刻度的一部分,其读数为 ℃.
(2)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有以下几个步骤,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只需填写序号)
a.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b.选取合适的温度计,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c.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
d.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e.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表).
| 加热的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 甲杯水温/℃ |
25 |
27 |
29 |
32 |
34 |
36 |
38 |
| 乙杯水温/℃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 和 等.
(2)通过表中记录本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3)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 ,这是由于? .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小李和同学们进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1)他们按照如图所示的顺序进行实验,其中甲、乙实验用的是同一滑轮组.在实验过程中,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
(2)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丙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 实验次序 |
钩码总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
| 甲 |
1.0 |
0.1 |
0.5 |
0.3 |
67% |
| 乙 |
2.5 |
0.1 |
1.0 |
0.3 |
83% |
| 丙 |
1.0 |
0.1 |
0.5 |
0.4 |
(3)对比分析实验甲、乙,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钩码 ,机械效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