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 的电源、标有“ ”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及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处于图中最 端(填“左”或“右);
(3)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小灯泡断路 .小灯泡短路 .滑动变阻器断路
(4)排除故障后,按正确的操作测得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电压 |
①2.5 |
③2.0 |
⑤1.5 |
电流(A) |
②0.30 |
④0.25 |
⑥1.0 |
电阻 |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数据有明显错误,这个数据是 (选填上表中数据前面的序号)。这个数据的正确值是 ;
(5)根据实验数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保留一位小数)
【贵州省安顺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左图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1)写出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写出一条即可)
(2)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
(3)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得出这一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山东省济宁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夏对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又施加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发现物体运动得更快了。小夏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质量kg |
推力N |
起始速度/m·s-1 |
5秒后速度/m·s-1 |
10秒后速度/m·s-1 |
15秒后速度/m·s-1 |
1 |
1 |
1 |
2 |
7 |
12 |
17 |
2 |
1 |
2 |
2 |
12 |
22 |
32 |
3 |
1 |
3 |
2 |
17 |
32 |
47 |
4 |
2 |
2 |
2 |
7 |
12 |
17 |
5 |
3 |
3 |
2 |
7 |
12 |
17 |
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与物体质量和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比较第1、2、3次数据,可得出结论: ;
(2)比较2、4或3、5次数据,可得出结论:
【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 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 像(选填“实”或“虚”)。
(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____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
【贵州省安顺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应该选取两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甲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未点燃蜡烛与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说明什么?
(3)乙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如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湖北省武汉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 。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