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给他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成“右” 调节;
(2)小张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次数 |
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 |
1 |
1 |
10 |
2 |
5 |
2 |
1.5 |
5 |
0.5 |
15 |
3 |
2 |
15 |
1.5 |
▲ |
表格中空缺的实验数据“▲”是 。
(3)小张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填答案序号)。
①减小摩擦 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③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④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中,小聪以相同方式拉着同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和水平冰面上缓慢滑行,感觉在冰面上时更容易些.
(1)他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他根据图中的甲图的方法,做一次对比实验来验证其猜想.请你写出操作步骤并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器材)
(3)小明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5N,待测滑动摩擦力约为8N,水平桌面上备有乙图中的器材,请你帮他画出能测出滑动摩擦力的装置图.(弹簧测力计重、滑轮重及滑轮与轴和线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动滑轮的重力G0/N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所挂钩码的 重力G/N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0.8 |
1.0 |
1.3 |
1.5 |
1.8 |
2.0 |
2.3 |
2.5 |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_______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________.
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
(1)你认为________段重些,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位置的三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的实验,可以判断________段萝卜重些.
②根据图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B.用图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活动中:
(1)调节平衡螺母时,若发现杠杆的左端向下倾斜,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
(2)实验时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静止,目的是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做该实验,当他们按照实验要求使杠杆平衡时,在杠杆上某处挂了一个重1N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钩码应挂在________处(选填“A”“B”“C”或“D”);若弹簧测力计倾斜一些保持拉力不变,则所挂钩码应向________移动才能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