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和同学们到实验室探究光学实验: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文选取了两个外形相同的蜡烛 和 ,将蜡烛 放在薄玻璃板前点燃,小文应在蜡烛 (选填“ ”或“ ” 的一侧观察,同时移动蜡烛 ,使它和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在确定像的位置的同时也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的大小 ;
(2)将蜡烛向右移动,重复上述实验过程,会发现: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在老师启发下,小文将玻璃板换成凸透镜,将蜡烛 换为光屏、“探究凸透镜像规律”的实验,如图乙所示,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4)小文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 刻度线处,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 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5)在上述(4)操作的基础上,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文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老师的视力情况属于 (选填“近视”“远视”或“正常)。
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成设计了所示的实验电路。烧瓶中盛有质量相同的煤油,闭合开关S1、S2,用电阻丝(其中R甲=R丙<R乙)给煤油加热相同时间,观察并记录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1)比较烧瓶甲和烧瓶乙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研究电热与的关系。
(2)比较烧瓶甲和烧瓶丙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研究电热与的关系。
(3)小成对此实验装置稍做改装,用改装后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比热容。测量时,分别在两烧瓶中装入水和待测液体,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分别用温度计测出水和待测液体升高的温度Δt水和Δt,在忽略热损失的情况下,则待测液体的比热容c=Δt水c水/Δt。
小成对此实验装置做出的改装是_________。
为了得出待测液体比热容的表达式c=Δt水c水/Δt,实验中还需要增加一种测量仪器,说出该仪器名称和作用_________。
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出现断路。(选填“小灯泡”或“滑动变阻器”)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滑动。
(4)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录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绘制成了图丙所示的U-I图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如图甲所示,小文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保持位置不变,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后,在光屏上将观察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小文将光屏先后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在光屏上能观察到大小相等的光斑,凸透镜B的焦距为cm。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观察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下列各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从密封罩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了。这个实验说明:。
(2)如图(b)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液体的压强与 __________的关系。
(3)如图(c)所示,闭合开关S,根据电磁铁甲、乙吸引小铁钉的情况,可以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