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如图1的实验装置,让静止的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三种不同木板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图2是对在水平面上运动小车进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2)小易按照“毛巾一棉布一木板”的顺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分析比较表中内容,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距离  

深入分析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接触面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 s / cm

毛巾

23.1

棉布

较大

37.5

木板

85.6

(3)早在17世纪初期,意大利物理学家  (填写科学家名字)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一个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1)请你设计电路图画在方框内,并把实物连图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端。(填写“左”或“右”)
(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能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外,另一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
(5)通过实验,该兴趣小组测得4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4次实验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请把测得的电流表值填入表格中

(6)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中,流过A、B、C各处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⑴按图示连接电路;
⑵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上表;

⑶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重复上面实验步骤.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阻值不同)
【分析与论证】
⑴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
⑵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图中的实验现象说明

⑶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 __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学习机械效率知识后,为“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机械效率”,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过程: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按如图所示组装好器材。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
(1)以上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正确操作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滑轮
物体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20
1.1
20

1
20
0.6
40

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应选择__________。
(3)使用动滑轮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两种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和质量的关系。
(2)实验中探究的是(填“A”或“B”)物体的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分别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和结论。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那些?
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