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微波通信

电磁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通常用于广播、电视等通信。微波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它的性质比中波和短波更接近光波。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与中波和短波相比,微波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

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 50 km 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如图甲所示。信号传递的距离越远,需要的中继站越多。在雪山上、大洋中,根本无法建设中继站,所以人类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来进行通信。如图乙所示,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Ⅰ、Ⅱ、Ⅲ三颗同步通信卫星作为太空微波中继站,可使地球上任意两点间保持通信,接收地面站传来的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送到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现在通过卫星电视,某地举行体育赛事,其他地方的人几乎可以立刻看到现场的画面。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 50 km 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这是因为      (选填序号)。

①多修建中继站,有利于微波产生更多的信息

②微波的传播距离比中波近,只能传播 50 km

③微波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

(2)如图丙所示, a b 分别是Ⅰ、Ⅱ两颗卫星正下方的地面站,把通信卫星假想成一个平面镜,要使地球上 b 处地面站接收到 a 处发送的信号,请仿照光路图,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及微波传播的路径和方向。

(3)已知三颗通信卫星距地面的高度都是 3 . 58 × 10 4 km ,任意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都是 7 . 30 × 10 4 km .则 a 处发送的微波信号传送到 b 处所用的时间是          s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反射现象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卫星中继通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巴陵广场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广场上有座关于后羿斩巴蛇的雕像,高约 16 m ,质量为 2 × 10 6 k g 。小明从家里出发,以 1 m / s 的速度散步去广场, 600 s 后到达。

(1)求小明从家到广场经过的路程;

(2)求雕像所受的重力大小;

3)小明估测雕像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100 m 2 ,求雕像对地面的压强。

浮筒法,是海洋沉船打捞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先让浮筒灌满海水,靠自重自由下沉。到达海底沉船处,将若干个浮筒与沉船固定。给浮筒充气,排出筒内海水,产生向上的上举力,让沉船上浮。已知,每个浮筒质量为 4 . 8 × 10 3 k g ,体积为 160 m 3 ,海水密度为 1 . 03 × 10 3 k g / m 3 。求:

(1)每个浮筒在海底沉船处,充气,海水全部排出后,受到的浮力大小和产生的上举力大小;

2)若沉船在海平面下方 200 m 处,海平面大气压为 1 . 0 × 10 5 P a ,浮筒排出海水时,充气压强的最小值;

3)若沉船需要受到向上 4 . 1 × 10 7 N 的上举力,才能上浮,则至少需要多少个浮筒与沉船固定。

林椿同学在疫情居家期间,仔细研究家里照明电路中,一盏白炽灯泡电阻、电功率随电压变化的特点。收集分析数据后,画出了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随电压增大,灯泡的电阻值____(选填“不变”或“增大”或“减小”);

(2)当灯泡正常工作时,其电压为 220 V 1 m i n 消耗的电能为 2400 J ,求灯泡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流;

(3)当灯泡电压为 180 V 时,间接测得其电流为 0 . 16 A 。因为照明电路电压恒为 220 V ,需要给灯泡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一个电阻,才能实现灯泡电压 180 V ,求该电阻的电阻值。

为了探究沙漠中与大海边昼夜温差的变化问题。小于同学取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比较大的玻璃器皿。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沙子和水。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进行暴晒。经过相同时间,发现两个玻璃器皿中的沙子和水,温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你认为,沙子和水,谁的温度变化大?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原因。并回答开始探究的问题。

小亮同学坐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漂,鱼在云上游”。则,天上的白云与映在湖里的白云,距水面的距离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看到的鱼相比实际的鱼,距水面的距离____(选填“远”或“近”);看到水中的白云在向东移动,则天上的白云在向____(选填“东”或“西”)移动;看到的水中鱼和水中云,是鱼和云所成的像,关于这两个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选填字母)。

A.

都是实像

B.

都是虚像

C.

鱼是实像,云是虚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