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如图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
实验探究,两种液体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
(1)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写出图中所示装置的两处错误: 、 。
改正错误后,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液体温度,数据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甲的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乙的温度 |
90 |
93 |
96 |
99 |
102 |
102 |
102 |
(3)加热4分钟后,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均不再升高,原因是 。
(4)根据实验数据,可知 (选填“甲”或“乙” 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在“测定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
(1)某同学在连接实验电路时还有导线未接上,如图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完成电路连接(请勿更改原有导线,导线不得交叉);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_(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3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 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甲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透镜,应将透镜向_______(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__(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凸透镜被某同学用纸片挡住一半,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将_______(完整/不完整),像的明暗将_______(变亮/变暗/不变)。
(5)小明提出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
请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
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
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
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请按照图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出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酱油=______________。
利用实验台上的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小文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动力臂成反比”。
(1)小文把钩码挂在杠杆上A点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B点。
(2)将小文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在杠杆A点 和B点处,调节杠杆使其。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②在杠杆上A点位置挂钩码,并保持A点位置不再移动。
③在B点处竖直(向上、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④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及。
⑤移动B点处绳套,重复步骤③、④共做6次。
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