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为测量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实验仪器如下:两节干电池、阻值约为 5 Ω 的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1)请根据电路图,将图乙中实物连接完整。

(2)如果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滑动时,加在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在实物图中需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连在电路中,这两个端点是  (从 A B C D 中选取)。

(3)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电压 U / V

0.6

1.2

1.8

2.4

3.0

电流 I / A

0.12

0.22

1.8

0.50

0.60

第三组的电流数据有误,应为 0 . 36 A ,出现这一错误最可能的原因是:  

(4)表格中第1组和第5组数据分别是滑片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时获得的。根据这两组数据可以求得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   Ω

(5)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再加一把刻度尺,利用该电路可以探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阻值与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的关系”。这种观点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开原以盛产大蒜闻名,小越想知道开原大蒜的密度,他将一些蒜瓣带到学校测量。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他应向  (填“左”或“右” )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小越测得一个蒜瓣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   g

(3)他将蒜瓣放入装有 25 ml 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蒜瓣的体积为   c m 3 ,密度为   kg / m 3

(4)小越对实验进行评估,觉得蒜瓣太小,测得体积的误差较大,导致测得的密度不准。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

A .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

B .测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C .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

(5)同组的小爱同学测得一个装饰球 A 的密度为 ρ 0 ,他们想利用它测量一杯橙汁的密度,发现装饰球 A 在橙汁中漂浮,于是选取了测力计、细线和一个金属块 B ,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过程:

①用测力计测出装饰球 A 的重力为 G

②将装饰球 A 和金属块 B 用细线拴好挂在测力计下,并将金属块 B 浸没在橙汁中静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 F 1

③将装饰球 A 和金属块 B 都浸没在橙汁中静止(不碰到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 F 2 .根据②、③两次测力计示数差可知  (填“装饰球 A ”或“金属块 B ) 受到的浮力。橙汁密度的表达式 ρ 橙汁 =   (用 ρ 0 和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平完成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小平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甲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如果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数据,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  (填“能”或“不能” ) 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判断依据是  

(4)小平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后,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受到压强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长、宽、高不等且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块,设计了两种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 A ”或“ B )

A .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在木块上加不同质量的砝码,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 .把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在木板上,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 A 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蜡烛 A 的像都完全重合。改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 A B 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蜡烛 B 跟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  

(3)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 A 的像  (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

(4)小阳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5)小阳取走蜡烛 B ,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  (填“透过”或“不透过” ) 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像。

小溪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水温为   ° C

(2)当水沸腾时,小溪观察到水中出现大量上升、变  的气泡,水温  (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 )

(3)小溪又将装有某种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在实验中的沸水中加热,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①该物质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 )

②在 t 1 ~ t 2 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③该物质在  (填“固态”或“液态” ) 时的吸热能力更强。

图中是一款家用电热水器简化电路图,它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挡位,高温挡功率为 3300 W R 1 R 2 均为加热电阻丝, R 1 的阻值为 55 Ω c = 4 . 2 × 10 3 J / kg C}

求:(1)低温挡时通过 R 1 的电流。

(2) R 2 的阻值。

(3)如果不计热量损失,用高温挡把 50 kg 的水,从 27 ° C 加热到 60 ° C ,需要的时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