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测量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实验仪器如下:两节干电池、阻值约为 的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1)请根据电路图,将图乙中实物连接完整。
(2)如果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滑动时,加在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在实物图中需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连在电路中,这两个端点是 (从 、 、 、 中选取)。
(3)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 |
0.6 |
1.2 |
1.8 |
2.4 |
3.0 |
电流 |
0.12 |
0.22 |
1.8 |
0.50 |
0.60 |
第三组的电流数据有误,应为 ,出现这一错误最可能的原因是: 。
(4)表格中第1组和第5组数据分别是滑片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时获得的。根据这两组数据可以求得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 。
(5)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再加一把刻度尺,利用该电路可以探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阻值与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的关系”。这种观点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 , 。
在“测定铝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测铝块质量时,应将铝块放置在天平的(4)盘中(选填“左”或“右”);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铝块的质量为(5)克;该铝块的体积为20厘米3,铝块的密度为(6)千克/米3。
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必须将电流表(1)在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电流流入电流表的(2)接线柱( 选填“+”或“-”),所测电流不得超过它的(3)。
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王军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家甲、乙两种装置,他将两端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两次实验电源电压不变。
(1)在这个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是通过体现出来的,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容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
(2)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3)在装置甲、乙的来两次实验中,通过比较相同时间里气球B与D的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4)在甲、乙两装置同时实验,在相同的通电时间里,与气球(填气球字母标号)相通的电阻丝产生热量最多。
(5)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烧瓶与图中的相同)。比较甲、乙和丙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好的装置是,理由是:
小明在欣赏圣诞树上的小彩灯时发现,各小彩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当其中一只灯丝熔断,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如图甲,这是为什么呢?他仔细观察灯泡的构造如图乙,查阅得知细金属丝表面涂有绝缘物质;取一只完好的彩灯,按图丙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为7.5伏,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伏) |
0.3 |
1 |
2 |
4 |
6 |
7.5 |
电流(安) |
0.06 |
0.10 |
0.12 |
0.20 |
0 |
|
彩灯亮度 |
不发红 |
弱光 |
较亮 |
亮 |
很亮 |
灯丝烧断 |
请依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第4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丁,其读数为____安;
(2)从数据中发现,通过彩灯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能证实灯丝支架与细金属丝之间有绝缘物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请依据彩灯结构及实验现象,推测彩灯串中一只灯丝熔断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明同学用甲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恒为12伏,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
(1)在控温器中应该加入下列哪种液体?
A.自来水 B.煤油 C.食盐溶液
(2)当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80℃,电阻箱阻值为100欧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安。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欧。
(3)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在0.1安。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温度t(℃) |
70 |
60 |
50 |
40 |
30 |
20 |
10 |
… |
电阻RT(欧) |
22 |
28 |
35 |
44 |
56 |
73 |
94 |
… |
(4)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明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如图乙)。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若电压表的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原理图(丙)中两端接入一电压表。
A.ab B.bc C.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