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见下表。
试验次数 |
物距 |
像的性质 |
像距 |
||
大小 |
正倒 |
||||
1 |
30 |
实 |
缩小 |
倒立 |
15 |
2 |
25 |
实 |
缩小 |
倒立 |
17 |
3 |
22 |
实 |
缩小 |
倒立 |
18 |
4 |
18 |
实 |
放大 |
倒立 |
22 |
5 |
15 |
实 |
放大 |
倒立 |
30 |
6 |
13 |
实 |
放大 |
倒立 |
43 |
7 |
9 |
虚 |
放大 |
正立 |
无法测量 |
8 |
6 |
虚 |
放大 |
正立 |
无法测量 |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供了如下三种不同焦距的透镜,则小明所用透镜的焦距 为 。
(2)比较物距 与焦距 的关系,可得出:
①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 。
②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 。
(3)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 .(选填“ ”“ ”或“ ”
如图的两幅图中,反映了哪些共同的物理知识?
(a)从滑梯滑下,速度越来越快,同时臀部有灼热感
(b)高温燃气推动火箭腾空而起
(1)。
(2)。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实验,以下实验步骤的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顺序排列:
A.让温度计与被测水充分接触 |
B.当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取数据 |
C.估计水的温度 |
D.取适当的温度计 |
E.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_。CD段表示的是_______,DE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EF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锡必须向外__________,FG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过程。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_________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9—12分钟内锡处于_________过程,锡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
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飞行。如图所示。
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⑴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填“固”、“液”或“气”)态的;
⑵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后形成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⑶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
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用弹簧测力计在B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