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将1、2和3、4导线分别接到电源两端。
(1)甲图所示的装置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 (选填“ ”或“ ”) 容器中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多;
(2)通过观察乙图中的实验现象,可知 (选填“ ”或“ ”)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大。
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_____的示数.(填“C”或“D”)
(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____。
(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___(填“运动”或“静止”),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4)分析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若_____,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
(1)天平使用前调节时,若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用一根尼龙线系着小石块浸没在装有60mL水的量筒中,这时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由于尼龙线有一定的体积,造成石块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的实验装置。
(1)为保证让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能吸收相同的热量,甲、乙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阻值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相同。
(3)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4)观察分析表格和图像,我们能得出的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水C煤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甲所示A、O、B位置时,在光屏上C处会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则烛焰的中心可能在光屏上 (选填“C”、“D”或“E”)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所示),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适向移(选填“左”或“右”)。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材料 |
物体质量(kg) |
下落高度(m) |
下落时间(s) |
1 |
铁球 |
1 |
20 |
1.96 |
2 |
铁球 |
1 |
30 |
2.47 |
3 |
铅球 |
1 |
20 |
1.96 |
4 |
铅球 |
2 |
20 |
1.96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两次实验序号,结论是:;两者下落时间不相等,原因是:.
(3)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4)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将
A.同时落地
B.铁片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羽毛先落地,铁片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