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 -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 燃烧秸秆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 金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能量的转化 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子的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把装水的大烧杯放在水平升降台上,将一轻质玻璃杯倒扣在水中,玻璃杯内封闭一些气体,玻璃杯底用支架固定,支架在水中部分的体积忽略不计,水面都是静止的。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玻璃杯口没有接触大烧杯底部),水面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杯内的气体压强逐渐变大
B.玻璃杯外、内水面高度差变大
C.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大
D.支架对玻璃杯的压力变小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移动到b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R1的功率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来
D.R1电流变化量大于滑动变阻器电流变化量

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做功冲程中,汽缸内气体的

A.内能减小 B.质量增大 C.压强减小 D.温度降低

如图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是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B.小球在b点,小球的速度最小
C.从a到b点,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
D.从b点到c点,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甲、乙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A.沉在水槽的底部
B.悬浮在原位置
C.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2
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