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      ,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放大镜”)

(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 A B 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如图丙所示 ( A ' B ' 分别表示蜡烛在 A B 处所成的像)。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        

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18 cm 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的水中(试管未碰底).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信息,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 ▲

如图,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其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

如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
化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加热后最初5min内冰块呈态;冰
块熔化过程持续min,此过程温度(选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加热到第25min时,冰全部变成℃的水.由以上分析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那么,区分非晶体的重要依据是:

小明同学想探究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如图所示,他以一支弹簧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




(1)玩具手枪的内部被压缩弹簧伸长时,可以将子弹射出,此时弹簧的 能转化成子弹的动能。

(2)手枪固定在某一高度,用同一颗子弹从枪口射出,以下是五次实验数据记录: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测,小明探究的问题是: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可能和
有关。
(3)分析数据,进一步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在
度(请填写具体数值)左右时,子弹射程最远。小明由此推想:相同条件下,铅球以这一角度掷出,掷得最远。
(4)小红同学认为,以上“探究子弹射程与水平夹角θ”实验方案还能再完善,可以进一步获得更准确的结论。你认为小明实验时还应注意事项是: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表).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甲杯水温/℃
25
27
29
32
34
36
38
乙杯水温/℃
25
26
27
28
29
30
31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_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_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实验时除了应控制两套装置中加热时间相同外,还应控制水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灯中燃料的质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 利用公式Q=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
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