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丝,将金属丝拉直连接在 、 接线柱上,在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 .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 、滑动变阻器 、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 段的电阻 ,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还没有连接的一根导线接上,使电路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 (选填“左”或“右” 端。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 ,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此时金属丝的电阻 。
(4)实验中移动金属夹 ,分别测得 段的长度 和对应的电阻值 ,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与 的关系是: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 (选填“越大”或“越小” 。
|
15 |
30 |
45 |
60 |
75 |
|
2.5 |
5 |
7.5 |
10 |
12.5 |
(5)在实验中,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时,必须保持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这种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叫: 。在下列两个电学实验中,应用此方法的是: (选填字母)
.用伏安法测电阻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请设计一个实验,测定如图所示的圆形蚊香燃烧时的燃烧速度.
(1)实验器材:火柴、蚊香、棉线、 、 .
(2)简述实验的主要步骤,要求写出所要测量的量或要记录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3)圆形蚊香燃烧的速度的计算式是 v= (用字母表示).
如图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的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图中未画出)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图中未画出)处时,可以看到它跟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时 .
(3)经过六次实验,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为了得到更完整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v= 进行测量的.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vAC=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如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
(2)为了探究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
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用小锤敲击乙音叉时,能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同时看到小球被弹起,说明甲音叉 (选填“有”或“没有”)产生声音.
(2)在月球上,重复上述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