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同学要测量盒装纯牛奶的密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完全静止时发现指针情形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纯牛奶,测量烧杯和纯牛奶总质量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再将烧杯中纯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纯牛奶的密度约为 .
某物理小组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想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 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取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径,且水不溢出),如图所示,测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中实验序号 所示。
液体分类 |
水 |
未知液体 |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0.6 |
0.8 |
1.0 |
1.2 |
1.4 |
0.6 |
0.8 |
1.0 |
1.2 |
1.4 |
△ (帕 |
294 |
392 |
490 |
490 |
490 |
294 |
392 |
490 |
539 |
539 |
△ (帕 |
294 |
392 |
490 |
588 |
686 |
294 |
392 |
490 |
588 |
686 |
(1)本实验设计所用到的实验方法是下列中的 。
A. |
控制变量法 |
B. |
转换法 |
C. |
等效替代法 |
D. |
理想模型法 |
(2)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当 (选填" "、" "、" "、" "、" " 时,△ △ 。
(3)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 与 (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无关" 。
(4)他们仅改变液体种类,利用上述实验器材重复了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中实验序号 所示。据此可知该液体的密度 。
攀枝花红格脐橙汁多味甜,声名远播。小军设计如下实验测量橙瓣的密度。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一个橙瓣放入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左侧,他可以调节 (选填"游码"或"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如图甲所示,橙瓣质量为 。
(2)他将该橙瓣放入装有 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则该橙瓣的密度为 。
(3)他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觉得测体积误差太大。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
A. |
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 |
B. |
测多个橙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
C. |
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 |
物理研学小组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实验,当水温超过 时每隔 记录一次温度,如表所示: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水的温度 |
82 |
84 |
86 |
88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1)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 (写出一条即可)。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的温度 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
(3)实验计时的第 ,烧杯里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情景应为图 所示。
物理教研小组做"研究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当 角增大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 。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 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实验时向右移动滑片 小灯泡亮度变暗。
(2)实验过程中,某小组的同学将所测得相关数据和现象记录如表:
物理量 次数 |
电压 |
电流 |
灯泡亮度 |
灯泡实际电功率 |
灯泡电功率的平均值 |
1 |
0.5 |
0.18 |
不亮 |
|
|
2 |
1 |
0.2 |
发暗光 |
|
|
3 |
2 |
0.3 |
发较亮光 |
|
|
4 |
2.5 |
0.32 |
正常发光 |
|
|
5 |
2.8 |
0.34 |
发光强烈 |
|
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②表格中有一处设计不合理,请指出不合理的设计是 ;
③分析表中数据还发现灯丝电阻跟 有关。
(3)测量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物理科代表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 为已知的定值电阻, 为滑动变阻器)。
①断开开关 ,闭合开关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当电流表示数为 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 位置不变,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记下电流表示数为 ;
③推导出小灯泡 的额定功率表达式 (用物理量 、 和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