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先将蜡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才有可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处,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以推断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该范围的最大值小于 。
下表是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
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4.5 |
5 |
5.5 |
6 |
… |
20 |
20.5 |
21 |
|
温度/℃ |
70 |
64 |
59 |
48 |
52 |
49 |
48 |
48 |
48 |
48 |
47 |
45 |
43 |
… |
21 |
21 |
21 |
|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________min时的数据有明显错误.实验时的室温是____℃.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是________态,它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______热量,温度______.
(2)课后小明又进行了以下探究:如图所示,在容器A内装水,在容器B内装盐水,一段时间后发现容器A内有冰出现,由此可以判断原来容器B内盐水的温度________0℃(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利用凸透镜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小明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YS”两个字母,情景如图甲所示.请你判断:该像的性质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像.
(2)小华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物理世界”中间的两个字,情景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观察到的现象与下列仪器中工作原理相同的是答:【】
A.放大镜 | B.照相机 | C.投影仪 | D.平面镜 |
(3)小强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FF”两个字母,情景如图丙所示.请你判断:纸到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选填“大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焦距”或“小于焦距”).
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3)如图,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实像。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明这一合作小组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要测量出每次木块与水平放置的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木板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由图甲可知木块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2)小明做了4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请你帮助他用描点法在方格纸上画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图。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木块与砝码重G(N) |
4.0 |
6.0 |
8.0 |
10.0 |
弹簧秤示数F(N) |
0.8 |
1.2 |
1.6 |
2.0 |
分析图像可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
(3)他先在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然后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测出的摩擦力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实际摩擦力
(4)本实验在测摩擦力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很不稳定,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重新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拉动木板,而木板相对于地面静止,请说出这样操作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快结束时,爱打网球的小明想判断网球鞋和运动鞋那个防滑效果更好。请您利用上述仪器(不添加任何器材),写出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和_________。
(2)上表空白处比值G/m的平均值为________。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