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发现像高与焦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他将 5 cm 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焦距 f / cm

物距 u / cm

像距 v / cm

物高 l / cm

像高 h / cm

1

f 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A

5

B

5

5

30

6

5

1

6

15

7.5

5

2.5

7

10

10

5

5

8

6

30

5

25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1)焦距 f 1    cm ,表格中 A 处数据应为   cm

(2)物距 u 、相距 v 、物高 l 、像高 h 之间的具体关系为: h l =   (用字母表示),表格中 B 处数据应为   cm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电学课中,老师曾讲过“水果电池”,激发了某同学对苹果导电性能的探究:
(1)你认为苹果的导电性能可能与苹果的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


苹果1一般甜
苹果2较甜
苹果3很甜
完整
100(µA)
200(µA)
300(µA)
削了皮
100(µA)
200(µA)
300(µA)
切掉一部分
100(µA)
200(µA)
300(µA)

(2)下表是该同学用伏安法,在一定电压下研究苹果的形状、甜度和通过的电流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写出两条填写在横线上。
结论一:
结论二: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聂利同学在五年级自然课上听老师讲,蜜蜂是靠翅膀的振动发声的,她想抽时间去附近的养蜂场看一
看。一天她来到养蜂场,发现箱外聚集在一起的蜜蜂似乎在休息,并没有振动翅膀,可嗡嗡声不绝于耳,
后又发现蜜蜂歇在花上,翅膀一动不动,但仍有嗡嗡的声音。她感到很疑惑,难道是老师讲错了吗?她又
查了《十万个为什么》。书上清楚地写着:“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她想,难道连专家都搞错了
吗?于是她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建议她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
她做了下表中“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发现蜜蜂的嗡嗡声没有变化。经观察她又发现蜜蜂嗡嗡叫时,
蜜蜂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在鼓动。她猜想:“小黑点”可能就是蜜蜂的发声器官。于是她又做了下
表中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发现蜜蜂不再发声。(本文摘自《少年科普报》2003年第49期)

实验名称
实验总数
死亡数
发声数量
声音大小
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
8只
2只
6只
没有变化
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
8只
2只
0只
没有声音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聂利同学的实验研究,关于蜜蜂的发声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
我们从聂利同学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
答:

图所示是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连接图,其中电源是三节

新的干电池,灯泡额定电压是3.8V,其灯丝电阻约是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1A”的字样,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中未连接的部分连接好,使它成为完整
的实验电路。
(2)小远合理地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但闭合开关后灯不亮,聪明的小远猜想:
A.可能是灯丝断了 B.可能是滑动变阻器开路
C.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D.可能是电流表开路
根据小远的猜想,请你借助图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小远的猜想,将电流表、电压表填入下表

猜想
电流表示数/A
电压表示数/V
如果A成立


如果B成立


(3)假如电压表0-15V量程已损坏,小远仍想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将小远设计的电路图画
在下面的方框内。

(4)按小远新设计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达到V,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为了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用了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器材,请你帮他完成:

1
2.0
0.20
10.0


物理次数
电压
(V)
电流
(V)
电阻
(Ω)

2

2.5
0.24
10.4
3



被测电阻Rx


(2)闭合开关前一个同学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动了一下,你知道他在做什么吗?       ,这样做的原因是          
(3)小明同学已将前两次实验的数据记入了表中,第3次实验的电表指示如图(甲)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中,并完成表中的有关计算。
(4)从记录表中看出,三次实验计算所得的电阻值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5)若实验中,其实验方案与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示数如图13(乙)所示,你认为这个实验的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你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肖敏家养了一条“宝贝”狗,肖敏想知道他的“宝贝”究竟有多重,但在家里只找到一个弹簧秤,其称量范围只有10牛,用此秤直接称量是不可能的了。肖敏借助于家里的其它简易的器材,很快就称出了“宝贝”的重量。聪明的你知道他是怎么称的吗?请你设计一种方法测出它的重量。
要求:(1)写出设计方案(或画示意图说明)
(2)写出操作步骤和被测的物理量。
(3)写出被测结果的表达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