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3)分析图丙所示图象,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 ;
(4)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吸收 的多少;
(5)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的“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 向左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
(2)在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即发出明亮的光,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的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① ;
② 。
(3)改正不当操作后,连续4次测量,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其中第2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实验次数 |
电压 |
电流 |
电功率 |
小灯泡发光情况 |
1 |
1.5 |
0.24 |
很暗 |
|
2 |
2 |
较暗 |
||
3 |
2.5 |
0.28 |
明亮 |
|
4 |
3 |
0.31 |
很亮 |
(4)通过实验发现,小灯泡两端的 越大电功率越大,灯泡越 。
小林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自己配制的盐水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天平平衡;
②在玻璃杯中盛入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记下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 ;
③把玻璃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
④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中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为 ;
⑤计算出盐水的质量是 ,密度是 。
(2)如果小林在实验过程中先测量盐水的体积,再测量盐水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值会偏 。
小丽同学用焦距为 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3)实验完成后,小丽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
两实验小组使用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利用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和 ,如图乙所示。
(1)从图乙发现,两组实验中将水从 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是水的 不同。
(2)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
(3)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
小韩用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电压恒为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 。
(1)用笔画线表示导线,选好电流表量程,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置于 (选填" "或" " 端。
(3)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 (选填"短路"或"断路" 。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到某一点,电压表示数如图1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 (选填" "或" " 端移动,根据该同学实验得到的如图2所示的 图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5)小韩还想用标有" "的电能表测出一个电灶的电功率。测量时关闭其他用电器,只让电灶单独工作,发现 电能表的转盘转过 ,则这段时间电灶消耗的电能是 ,电灶的功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