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 · 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 · 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 ( GMR ) 效应,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巨磁电阻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在磁场的磁性增强时急剧减小的现象,如图所示, GMR 是巨磁电阻,闭合 S 1 S 2 并使滑片 P 向左滑动,则 (    )

A.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小灯泡变亮

B.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小灯泡变亮

C.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小灯泡变暗

D.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小灯泡变暗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功率的计算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路的动态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事例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

A.用高压锅煮食物 - -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 - 高度增加,气压减小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 - - 连通器原理

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嘴里 - - 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B.电源至少选用两节新干电池

C.换用 2 Ω 电阻做实验时,需要更换电压表量程

D.多次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关于导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导线电阻比铁导线电阻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增大

D.导体的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焦距是 15 cm

B.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 35 cm 处,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羌管悠悠霜满地”,地面上出现霜是凝固现象

B.“瀚海阑干百丈冰”,冰的形成需要吸热

C.“满架蔷薇一院香”,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回暖时,大地含有的热量增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