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和小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同学组装好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实验时,小明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0 . 5 N ;同时小强也用刻度尺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为 10 cm ,以上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如表:

钩码重 G / 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 x / m

有用功 W / J

总功 W / J

机械效率 η

1

0.2

0.1

0.1

100 %

(2)小明和小强通过计算得出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100 % ,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俩找出错误的原因: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精确到 0 . 1 % )

(4)在实验中,若将钩码的重增加到 6 N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同一木块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进行甲、乙、丙三次实验(木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

(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的目的是利用的知识,可以间接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过程
木块对木板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滑动摩镲力/N

5
2
2

5
2
2

7
2.8
2.8

①比较甲和乙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无关.
②比较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如图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选择A、B两段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8cm,则蜡烛B与A相距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此时的大气压(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8

状 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1)当实验进行到2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当实验进行到17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态;
(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渗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以上(1)、(2)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0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