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同学组装好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实验时,小明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同时小强也用刻度尺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为 ,以上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如表:
钩码重 |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 |
有用功 |
总功 |
机械效率 |
1 |
0.2 |
0.1 |
0.1 |
|
(2)小明和小强通过计算得出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俩找出错误的原因: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精确到 。
(4)在实验中,若将钩码的重增加到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图甲中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cm。
(2)小明同学利用量筒、水和天平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测的矿石的体积为20cm3,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此矿石的质量是g,矿石的密度是 g/cm3。
(3)如图丙所示,指针所示被测物重力是N。
(4)王芳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拉力的大小(N) |
0 |
2 |
4 |
6 |
8 |
弹簧的长度(cm) |
15 |
16 |
17 |
18 |
19 |
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5cm。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
实验数据如下:
(2)分析(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在第一次实验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
下面是某同学撰写的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报告,请完成表中空缺部分
串联电路 |
并联电路 |
|||||||||||||||||||||||||
实验目的 |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 |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 |
||||||||||||||||||||||||
实验仪器 |
(略) |
(略) |
||||||||||||||||||||||||
实验电路图 |
![]() |
![]() |
||||||||||||||||||||||||
实验步骤 |
(略) |
(略) |
||||||||||||||||||||||||
实验数据 记录 (请在两表中填写未写的①③④空格) |
|
|
||||||||||||||||||||||||
实验讨论与交流 |
(略) |
(略) |
||||||||||||||||||||||||
实验结论 (填写表中空格②⑤) |
②串联电路 |
⑤并联电路 |
小王用如图14所示装置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指出他所用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2)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3)水沸腾后小王加大洒精灯的火力,水温会(填“升高”“不变”“下降”) ,若将洒精灯撤去,水不再沸腾,说明沸腾过程需要。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 |
(4)如他将该装置搬到山顶上做,他将会有什么新的发现_________ ___。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移动。
(3)小明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 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填“实”或“虚”)像。若小明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凹透镜,要想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4)小明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