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干电池,标有“ 15 Ω 1 A ”字样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为 5 Ω 10 Ω 20 Ω 的定值电阻。

(1)小明连接了下面的电路,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有误,请将连接错误的导线打“ × ”并画出正确连线。

(2)排除故障后,小明将 5 Ω 定值电阻连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       (选填 a ”或“ b ”)端,再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定值,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示数为        A

(3)接下来断开开关,取下 5 Ω 的定值电阻,分别把它换成 10 Ω 20 Ω 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不变,分别读取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 R / Ω

5

10

20

电流 I / A

0.2

0.1

(4)由数据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5)小明想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 R 0 测未知电阻 R x 的阻值,于是他和同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闭合 S S 1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②闭合 S 、断开 S 1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1

③求未知电阻 R x 的表达式为: R x =         。(用 R 0 I I 1 表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多少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⑴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

如图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________℃。
⑵在第10分钟时,此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在第20分钟时,此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 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0C
沸点/0C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 (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 (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_____。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甲乙实验,能看到球被弹起
实验。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刻度尺的读数是cm,分度值是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能/不能);
理由:
(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判断方法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设计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滑下,图中数字分别表示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其中AC间长20cm,B为中点。

(1)该实验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3)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全程时间偏平均速度偏
(5)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选填如下图中的选项字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