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实验室常用如图,测量待测电阻 的电阻值。小丽同学说:在电路中,电压表可以当成断路,电流表可以当成短路,根据欧姆定律得到 ,正确读出两个表的读数,就可以精确测量出待测电阻 的电阻值。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判断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还是偏小?通过学过的知识,解释偏大、偏小的原因。
某次上课前,老师在黑板上用蘸过酒精的棉球写了一个清晰的字,过了一会,字不见了,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酒精的气味。
(1)针对以上这些现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思考你提出的问题,你对组成物质的分子有什么新的想法?写出你的猜想。
(3)你能找到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支持你的猜想吗?
如图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a)(b)
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伏,保护电阻R1=100欧,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1)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梯超载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____接触,电铃发出警报声。
(2)若电梯在20秒内将一位重600牛的乘客匀速提升15米,求电梯对乘客做功的功率。
(3)当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毫安时,衔铁刚好被吸住。若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千克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g取10牛/千克)
阅读下面的短文(5分+5分)
(1) 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当声波的频率在2-10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 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
(2)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左右.
(4)综合上面的短文,请你写出声波的一个利用:.
(2)热管
如图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垒属管(如图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和.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①停止“制冷”;②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阻力F2和动力臂l1;(2)钓鱼竿属于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