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高
A.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 |
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置腹 |
C.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 |
D.张灯结彩休威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A.遮 蔽/ 弊端 囹圄/ 聆听 不屈不 挠/ 饶有情趣 |
B. | B. 隽永/ 眷念 惊 蛰/ 桎梏 喟然长叹/功亏一 篑 |
C. | C. 侍候/吞 噬 吉祥/ 捷径 溯流而上/ 夙兴夜寐 |
D. | D.瓦 砾/ 隶书 矗立/抽 搐 锲而不舍/提纲 挈领 |
根据要求填补相关名句。(任选两句填写)4分
①描写陷入绝境,却突然出现生机的宋诗是“,
。”
②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明必须勤奋操劳,不能贪图安逸的句子是“
,。”
③郑燮赞扬竹子立根于青山碎石之中不畏风寒,历经磨难,傲然挺立,坚韧不拔的句子是“, 。 ”
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轼《赤壁赋》)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4题
大气里飘散着黑烟,江河里漂浮着秽物,是很直观的环境污染,但人们很少能注意到自己脚下的土地也正遭受着严重的污染。有的专家说,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土壤的物理特性决定土壤极易被污染,而土壤污染是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一般不易为人们所觉察。跟大气和水体比较起来,土壤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要大很多,但土壤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清除。
美国在上个世纪曾经启动一项超级基金计划,投入200多亿美元净化地下水。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科学家发现,经过交货处理的地下水,水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原因是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净化后的地下水再次受到污染。由此,土壤污染被当作一个重要的环保课题提了出来。
许多数据表明,即使被公认为环境质量优良的城市公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土壤污染,而在广袤的农村,土壤污染的影响更是早已有所显露。在我国湖南、广西、贵州的某些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并导致较大范围的健康问题。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土壤污染的范围和程度还无法准确回答,也无法告诉公众土壤对污染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大,何时会达到极限,以及应在什么时候采取相应措施。
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只能阻止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国际上处理土壤浸染,以往用化学溶剂淋洗的办法,但这种办法不仅耗资巨大,还有许多其他弊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是植物修复技术,即选取超富集植物(这类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物具有很高的富集效率),栽种到受污染的土地上,利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中的污染发报吸上来,然后收获植物的地上部分,将其焚烧或冶炼,进行二次利用。这类技术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既保护土壤又美化环境。美国已经出现一批研究并推广植物修复技术的公司,有的公司股票已经上市。我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的“环境修复室”,研究这类技术也已有七年之久,还建立了植物修复基地,目前开发的植物修复成套技术,有的已达到国际水平。
7.第一段“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一句强调的意思是
A.土壤污染是看不见的,渐进的。 | B.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很难治理。 |
C.土壤污染对生命的危害最直接。 | D.土壤污染的治理目前还没有可行办法。 |
8.对第二段文意的分析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在各类污染中,土壤污染最应受到重视。 |
B.治理土壤污染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C.在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中要重视土壤污染问题。 |
D.美国治理土壤污染的计划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
9.根据第三段内容,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湖南、广西、贵州的土壤污染问题最严重。 |
B.湖南等省对土壤污染已开始了全面调查。 |
C.一般来说,城市土壤污染的程度比农村轻。 |
D.我国对土壤污染危机的应对能力相对滞后。 |
10.下列理解,与第四段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用切断污染源的办法治理土壤污染根本无济于事。 |
B.用化学溶剂淋洗来治理土壤污染的办法已被淘汰。 |
C.富集植物能够保护土壤,是因为它有发达的根系。 |
D.我国的植物修复技术实现产业化,已经为期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