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C.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D.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E.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农村生活图景?试作简要分析。
诗人借对乡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古诗词鉴赏
春日田园杂兴
连文凤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这首诗是怎样描绘春日田园生活图景的?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
这首诗第二句作者抒发了“自逍遥”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有哪些原因。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共11分)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这首诗是皇祐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的,王安石时年32岁。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首联在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赏析。
诗中的哪些因素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黄华:菊花。诗人“把酒不知厌”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有人评价“秋风发上生”用语生新奇警,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唐 多 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释]漫:徒然。“离人心上秋”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
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