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目的可实现的是( )
操作或方法 |
实验目的 |
|
A |
向未知弱酸性试液中滴加含有SCN﹣的溶液 |
确证试液中Fe2+存在 |
B |
等体积0.1mol•L﹣1Ag+和[Ag(NH3)2]+溶液分别与大量1mol•L﹣1葡萄糖碱性溶液形成银镜 |
判断多步过程中,分步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
C |
稀H2SO4酸化n(KBrO3):n(KBr)=1:5的混合液替代溴水 |
降低液溴的贮存与使用风险 |
D |
向0.1mol•L﹣1 Na2S2O3溶液中缓慢滴加0.2mol•L﹣1盐酸 |
由浑浊情况测定单质硫的溶解度 |
A.AB.BC.CD.D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变性 |
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杂质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
D.由CH2=CH﹣COOCH3合成的聚合物为[CH2﹣CH﹣COOCH3]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无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 |
B.双氧水不稳定、易分解.遇到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分解会加速 |
C.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用25mL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mL于锥形瓶中用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测定 |
D.将铜锌电极用导线相连分别插入两个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间用盐桥相连构成原电池 |
根据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C6H10O5)n可表示淀粉或纤维素 |
B.反应②中,1mol葡萄糖可生成2mol乙醇 |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 |
D.将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趁热插入乙醇中可得到乙醛 |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