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氯异氰尿酸钠(C3N3O3Cl2Na)都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NaClO可用于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

(1)NaClO溶液可由低温下将Cl2缓慢通入NaOH溶液中而制得。制备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  ;用于环境杀菌消毒的NaClO溶液须稀释并及时使用,若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且见光,将会导致消毒作用减弱,其原因是  

(2)二氯异氰尿酸钠优质品要求有效氯大于60%.通过下列实验检测二氯异氰尿酸钠样品是否达到优质品标准。实验检测原理为

C3N3O3Cl2+H++2H2O═C3H3N3O3+2HClO

HClO+2I+H+═I2+Cl+H2O   I2+2S2O32═S4O62+2I

准确称取1.1200g样品,用容量瓶配成250.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①通过计算判断该样品是否为优质品。

(写出计算过程,该样品的有效氯 = 测定中转化为HClO的氯元素质量 × 2 样品质量 × 100% )

②若在检测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过少,将导致样品的有效氯测定值  ( 填“偏高”或“偏低”)。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ⅣA族元素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族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在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

2 Ca C 2 俗称电石,该化合物中不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配位键

3)一种光刻胶薄膜成分为聚甲基硅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硅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

4)早在青铜器时代,人类就认识了锡。锡的卤化物熔点数据如下表,结合变化规律说明原因:_____

5)结晶型 PbS 可作为放射性探测器元件材料,其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其中 Pb 的配位数为_____。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密度为_____ gc m - 3 (列出计算式)。

甲烷转化为多碳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一种将甲烷溴化再偶联为丙烯 C 3 H 6 的研究所获得的部分数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如下热化学方程式:

C H 4 g +B r 2 g =C H 3 Br g +HBr g Δ H 1 =-29kJmo l - 1

3C H 3 +Br g = C 3 H 6 g +3HBr g Δ H 2 =+20kJmo l - 1

计算反应 3C H 4 g +3B r 2 g = C 3 H 6 g +6HBr g ΔH= _____ kJmo l - 1

2 C H 4 B r 2 反应生成 C H 3 Br ,部分 C H 3 Br 会进一步溴化。将 8mmolC H 4 8mmolB r 2 。通入密闭容器,平衡时, n C H 4 n C H 3 Br 与温度的关系见下图(假设反应后的含碳物质只有 C H 4 C H 3 Br C H 2 B r 2 )。

i)图中 C H 3 Br 的曲线是_____(填“a”或“b”)。

ii 560°C 时, C H 4 的转化 α= _____ n HBr = _____ mmol

iii 560°C 时,反应 C H 3 Br g +B r 2 g =C H 2 B r 2 g +HBr g 的平衡常数 K= _____

3)少量 I 2 可提高生成 C H 3 Br 的选择性。 500°C 时,分别在有 I 2 和无 I 2 的条件下,将 8mmolC H 4 8mmolB r 2 ,通入密闭容器,溴代甲烷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见下图。

i)在 11~19s 之间,有 I 2 和无 I 2 C H 3 Br 的生成速率之比 v I 2 v I 2 = _____

ii)从图中找出 I 2 提高了 C H 3 Br 选择性的证据:_____

)研究表明, I 2 参与反应的可能机理如下:

I 2 g =I g +I g

I g +C H 2 B r 2 g =IBr g +C H 2 Br g

C H 2 Br g +HBr g =C H 3 Br g +Br g

Br g +C H 4 g =HBr g +C H 3 g

C H 3 g +IBr g =C H 3 Br g +I g

I g +I g = I 2 g

根据上述机理,分析 I 2 提高 C H 3 Br 选择性的原因:_____

CO N H 2 2 H 2 O 2 (俗称过氧化脲)是一种消毒剂,实验室中可用尿素与过氧化氢制取,反应方程式如下:

CO N H 2 2 + H 2 O 2 =CO N H 2 2 H 2 O 2

(一)过氧化脲的合成

烧杯中分别加入 25mL30% H 2 O 2 ρ = 1 . 11 g c m - 3 40mL 蒸馏水和 12.0g 尿素,搅拌溶解。 30°C 下反应 40min ,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白色针状晶体 9.4g

(二)过氧化脲性质检测

I.过氧化脲溶液用稀 H 2 S O 4 酸化后,滴加 KMn O 4 溶液,紫红色消失。

.过氧化脲溶液用稀 H 2 S O 4 酸化后,加入 KI 溶液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三)产品纯度测定

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后配制成 100mL 溶液。

滴定分析:量取 25.00mL 过氧化脲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稀 H 2 S O 4 ,用准确浓度的 KMn O 4 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滴定体积,计算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写出两种即可)。

2)过氧化脲的产率为_____

3)性质检测中的现象为_____。性质检则I分别说明过氧化脲具有的性质是_____

4)下图为“溶液配制”的部分过程,操作a应重复3次,目的是_____,定容后还需要的操作为_____

5)“滴定分析”步骤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填标号)。

A.

KMn O 4 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

B.

用量筒量取 25.00mL 过氧化脲溶液

C.

滴定近终点时,用洗瓶冲洗锥形瓶内壁

D.

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立即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

6)以下操作导致氧化脲纯度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填标号)。

A.

容量瓶中液面超过刻度线

B.

滴定管水洗后未用 KMn O 4 溶液润洗

C.

摇动锥形瓶时 KMn O 4 溶液滴到锥形瓶外

D.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锌、铅、铜、铁、钴、锰的 +2 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

注:加沉淀剂使一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等于 10 - 5 molL-1 ,其他金属离子不沉淀,即认为完全分离。

已知:① K sp CuS =6.3× 10 - 36 , K sp ZnS =2.5× 10 - 22 , K sp CoS =4.0× 10 - 21

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 lg c M / mol L - 1 和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需将废渣磨碎,其目的是_____

2酸浸步骤中, CoO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假设沉铜后得到的滤液中 c Z n 2 + c C o 2 + 均为 0.10mol L - 1 ,向其中加入 N a 2 S Z n 2 + 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 c C o 2 + =_____ mol L - 1 ,据此判断能否实现 Z n 2 + C o 2 + 的完全分离_____(填不能)。

4沉锰步骤中,生成 1.0molMn O 2 ,产生 H + 的物质的量为_____

5沉淀步骤中,用 NaOH pH=4 ,分离出的滤渣是_____

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 pH=5.0~5.5 ,加入适量的 NaClO 氧化 C o 2 +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7)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从沉钴后的滤液中回收氢氧化锌的方法是_____

室温下可见光催化合成技术,对于人工模仿自然界、发展有机合成新方法意义重大。一种基于 CO 、碘代烃类等,合成化合物ⅶ的路线如下(加料顺序、反应条件略)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化合物xi的同分异构体,且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一种),其名称为___________

2)反应②中,化合物ⅲ与无色无味气体y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原子利用率为 100 % y___________

3)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消去反应

b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4)关于反应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 反应过程中,有 C-I 键和 H-O 键断裂

B. 反应过程中,有 C=O 双键和 C-O 单键形成

C. 反应物i中,氧原子采取 sp 3 杂化,并且存在手性碳原子

D. CO 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头碰头形成的 π

5)以苯、乙烯和 CO 为含碳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⑤的原理,合成化合物ⅷ。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b)相关步骤涉及到烯烃制醇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c)从苯出发,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