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目的 |
操作 |
|
A |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
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
B |
证明酸性:碳酸>苯酚 |
将盐酸与NaHCO3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 |
C |
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 |
将尖嘴垂直向下,挤压胶管内玻璃球将气泡排出 |
D |
配制用于检验醛基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
向试管中加入2mL 10% NaOH溶液,再滴加数滴2% CuSO4溶液,振荡 |
A.AB.BC.CD.D
下列各组粒子按氧化性由弱到强,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A.O、Cl、S、P | B.K+、Mg2+、Al3+ |
C.Ca2+、Mg2+、Al3+、K+ | D.I-、Br-、Cl-、F-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B.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
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
D.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可能形成离子键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两个电极的材料一定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
B.由铜,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
C.电子通过外导线由锌流向铜,通过硫酸溶液被氢离子得到放氢气 |
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g锌溶解,电路中有0.2mol电子通过 |
已知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若在5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
C.在上述条件下,SO2能完全转化为SO3 |
D.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
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1=-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2=-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
C.稀硫酸与稀K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
D.稀硫酸与NaOH固体反应生成1mol水的焓变大于Δ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