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乙烯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如下:甲硫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 乙烯其中,①代表ACC合成酶,淹水会诱导ACC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或激活该酶活性;②代表ACC氧化酶,缺氧会抑制该酶活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中合成的乙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运输 |
B. |
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受自身基因组控制 |
C. |
抑制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
D. |
陆生植物淹水后,植物体内合成的ACC增多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
C.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检测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
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8 |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且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同属一个染色体组 |
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 |
D.染色体P和Q 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组成为XBXbY的甲,其父色盲、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
B.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
C.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 |
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 |
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
A.AB段 | B.CD段 | C.FG段 | D.HI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