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在生物科学史中,下列科学研究未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的是( )
A. |
卡尔文(M.Calvin)等探明CO 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 |
B. |
赫尔希(A.D.Hershey)等利用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C. |
梅塞尔森(M.Meselson)等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
D. |
温特(F.W.Went)证明胚芽鞘产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
下列关于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引发疾病,但没有细胞结构 |
B.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 |
D.细菌中有线粒体、核糖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 |
下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捉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 | B.300只 | C.200只 | D.400只 |
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同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此人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等量根尖放在等量蔗糖且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 |
C.生长素和乙烯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 |
D.根据实验结果,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并分泌乙烯 |
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