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操作过程中出现杂菌污染

B.M、N菌株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氨基酸

C.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获得了对方的遗传物质

D.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中已突变的基因再次发生突变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 ()

A.能进行DNA复制
B.能传递给细菌后代
C.能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素

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穿越透明带③顶体反应 ④释放第二极体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

胚胎移植能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首先应对供体和受体动物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假阴道法 B.激素处理 C.电刺激 D.克隆

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卵裂囊胚桑椹胚原肠胚
B.受精卵卵裂囊胚桑椹胚原肠胚
C.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D.卵裂受精卵囊胚桑椹胚原肠胚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与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表明我国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描述与克隆无关的是()

A.“复制” B.无性繁殖 C.细胞培养 D.基因工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