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如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示意图。
据图回答:
(1)当B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内的 释放谷氨酸,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GC兴奋,诱导其释放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和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Ca2+通道开放,使BC释放的谷氨酸 (增加/减少),最终导致GC兴奋性降低。
(2)GC释放的内源性大麻素还能与丙膜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AC中甘氨酸的释放,使甲膜上的甘氨酸受体活化程度 (升高/降低),进而导致Ca2+通道失去部分活性。AC与BC间突触的突触前膜为 膜。
(3)上述 调节机制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准性。该调节过程与细胞膜的 两种功能密切相关。
(4)正常情况下,不会成为内环境成分的是 (多选)。
A.谷氨酸
B.内源性大麻素
C.甘氨酸受体
D.Ca2+通道
世界卫生组织解释克隆为“遗传上同一的机体或细胞系(株)的无性繁殖”。相对于植物克隆而言,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的克隆比较困难,下图表示哺乳动物克隆的几种方法的主要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2获得的小牛的遗传物质来源于________,方法3中得到的胚①、②中的遗传物质是否完全相同?________。
(2)细胞B取自囊胚的________细胞,具有全能性;细胞C应取自供体3的________细胞。
(3)细胞A、B、C在进行D过程之前需要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培养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你认为还有哪些现代生物技术也属于克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否支持进行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b、c过程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供体母牛的主要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体母牛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牛胚胎的利用率,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处理的时期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4)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ES或EK细胞。这类细胞的形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胚胎移植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主要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哺乳动物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各部分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2)精细胞变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中的很多结构会消失,而细胞核和线粒体都保留下来,为什么?
(3)为什么精子中的线粒体集中在尾部?
(4)请回答下列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有关的问题:
①精细胞经变形后,高尔基体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顶体内含有的________能协助精子穿过卵母细胞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②某动物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________卵母细胞阶段,当该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________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若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看到两个极体,则表明卵子已完成了________。
某实验小组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并开展游离酵母和固定化酵母发酵产酒酒精度的比较。请回答下列问题。
产酒酒精度的比较
时间/d |
游离酵母 |
固定化酵母 |
0 |
0 |
0 |
2 |
1.0 |
2.5 |
4 |
2.1 |
4.2 |
6 |
3.2 |
5.0 |
8 |
3.9 |
5.4 |
10 |
4.3 |
6.0 |
12 |
4.6 |
6.4 |
(1)制作凝胶珠的实验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________→配制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固定化酵母细胞。
(2)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钙离子的作用是使胶体聚沉,海藻酸盐起________的作用。
(4)该小组将制备好的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分别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定时记录发酵液中酒精度的变化。
①实验过程中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的条件是________,要求条件相同是为了确保__________。
②由表可知,固定化酵母和游离酵母发酵都能产生酒精,但固定化酵母在发酵前期的延迟期的时间比游离酵母发酵前期的延迟期的时间要________。
有如图所示的探究性实验装置共6个,6个装置中分别加入葡萄糖饱和溶液和两个凝胶珠,实验开始时,小液滴都在C点(刻度管足够长,瓶内氧气充足)。6个装置分别置于0 ℃、15 ℃、25 ℃、35 ℃、45 ℃、55 ℃温度下,10 min后记录各个装置中的小液滴位置,并描绘出坐标曲线图(如甲曲线)。
实验装置坐标图
(1)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变量是________。
(2)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上如果通过固定化醋酸菌生产醋酸,那么制备的凝胶珠大小与固定化酵母菌生产酒精相比,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制备固定化醋酸菌细胞实验中,海藻酸钠浓度过低,请在坐标图中画出实验开始10 min后的曲线乙。
(5)工业生产中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生产,从哪些方面可以达到延长利用固定化细胞的时间(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