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
B. |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
C. |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
D. |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
(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 |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
B. |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
C. |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
D. |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
(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回答后面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①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释:①趱:赶快。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哪两个层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这首散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作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诗歌意境上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这首诗运用多种表达技巧且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风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分析本诗的颔联或颈联景物描写的特点。(4分)
这首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卢岵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请简要赏析。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根据学过《荆轲刺秦王》,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描写易水诀别的场面(不要翻译),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