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文段是展览中某两个板块的引言。根据语境,完成小题。
【人物传记板块】
如果想把一些伟大的有用的思想教给人们的话,① 读人物传记是一种更易于将思想创立者的生活与人格联系在一起的方式。[甲] " 同那些已经过世的伟人交朋友 " ,这听起来很荒唐,但是如果你一生中总是与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交友的话,那么你将生活得更好,更有教养。人都需要不断____生活的动力,____在年轻的时候,要有偶像和模,有高远目标的激励。
在这里,我们阅读人物故事,寻找心中的榜样,与勇敢的心灵为伴。
【走向科学板块】
我们对世界进行的许多研究虽然都是真实的,却也是不全面的。[乙] 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停下来 " 流连 " 一下,回味一下,总结一下,看看是否漏过了什么重要的方向。科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我们"流连"一下,回头来看看: 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个看似幼稚的想法,也许都会开启科学上的一段新旅程。一部好的科普作品对社会的意义在于使科学家个人的内心体验成为社会思考,② 人们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产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它的价值,使社会产生新的知识、能力,甚至开创新的视野。
在这里,我们阅读科普作品,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一起____科学之光。
(1)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增长 |
一定 |
追求 |
B.添加 |
一定 |
追求 |
C.增长 |
特别 |
追逐 |
D.添加 |
特别 |
追逐 |
(2)下列对文段中加点词和画线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远目标""内心体验"的结构类型相同。
B.画线句①的主干是"读人物传记是方式"。
C.[甲][乙]两句中引号的用法相同,表示特殊含义。
D.面线句②有话病,应将"理解它的价值"调至"产生丰富的联想"前。
(3)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一个异想天开的念头,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个看似幼稚的想法,也许都会开启科学上的一段新旅程。
现代文阅读(共13分)
99分的苦恼
①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的。
②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几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1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到94、95分回来,他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80几分,于是就有(甲)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③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她妈拿出来数落一番。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④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⑤孩子自然无可奈何,但她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辨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刻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作业。
⑥皇天不负苦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乙)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
⑦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⑧我大喜。待她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示意孩子把试卷奉上。
⑨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这最后1分!”
⑩我大为震惊,本想顸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⑪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⑫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
⑬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⑭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⑮“这不可能。”
⑯“那就是第二个可能:我笨。”
⑰“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⑱“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花了眼;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⑲ 女儿捂着嘴巴笑了。她妈也忍不住笑了。结合原文,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2分)
A.坎坷:; B.顿悟:。理清文章思路,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全各部分内容 (2分)
父母对女儿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99分所引起的风波→ 赏析文中加点的词语。
她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的。赏析文中画浪线的句子。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这最后1分!”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不超过15个字来简要回答。(3分)
孩子苦恼的是:
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
B.矛盾未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苦恼。 |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
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未来网络用灯光
① 未来,网络或许是这样:只要有灯光的地方,你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这就是Lifi——一种利用可见光来传输我们需要的信息和数据的技术,又被称为可见光通信(VLC)。
② Lifi拥有很多特有的优点: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等优势;无电磁污染——适用于飞机、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绿色环保、方便快捷——无须无线电频率许可,无须开挖管道的市政许可,便携性强,便于维护,适合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适合水下通信——基于蓝绿光LED灯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可用于水下高带宽通信;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未来能够达到每秒几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Lifi作为一种照明和通信结合的新型模式可以有效推动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已成为国内外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
③ 回顾Lifi的发展历程,早在2000年,日本研究者就提出并仿真了利用LED照明灯作为通信基站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室内通信系统。近年来,美国关于VLC技术也开展了许多项目,例如2008年10月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VLC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3年10月11日,英国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在这一个领域,中国并没有落后。几乎就在英国做出产品的同一时期,我们中国团队也研发出了样机,演示了高清视频流传输。就传输速率而言,我们团队在2013年就研发出了3.75Gb/s的离线数据传输速率,这个速率发布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3.4Gb/s。
④ 目前,限制Lifi系统传输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白光LED有限的调制带宽。另外,从产业发展而言,已有的Wifi、3G等技术都有着相应的成熟的集成芯片,但可见光通信没有任何专业芯片。 虽然Lifi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要像Wifi那样走进千家万户,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新兴领域已经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⑤ 发展LED可见光通信技术,不仅为LED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剂强心剂,还可望拉动上下游整个产业链。
(选自2014年5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下列对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打比方 | B.列数字作比较 |
C.举例子下定义 | D.列数字摹状貌 |
下列句子属于生动说明的一项是()
A. 这就是Lifi——一种利用可见光来传输我们需要的信息和数据的技术,又被称为可见光通信(VLC)。
B. 早在2000年,日本研究者就提出并仿真了利用LED照明灯作为通信基站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室内通信系统。
C. 从产业发展而言,已有的Wifi、3G等技术都有着相应的成熟的集成芯片,但可见光通信没有任何专业芯片。
D. 发展LED可见光通信技术,不仅为LED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剂强心剂,还可望拉动上下游整个产业链。下列有关Lifi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等优势。 |
B.因为没有电磁污染,所以适用于飞机、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 |
C.只要获得无线电频率许可,就可以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 |
D.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因此未来能够达到每秒几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 |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A.未来,人们利用Lifi或许能够实现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的梦想。 |
B.Lifi可以有效推动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已成为欧美国家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 |
C.近年来,美国关于VLC技术开展了许多项目,例如在2013年10月11日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 |
D.虽然Lifi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但它已经取代Wifi走进千家万户,并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
现代文阅读(共14分)
父亲是一条鱼
①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父亲的客人。酒足饭饱之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在一阵友好的、不太经意的讨价还价后,父亲便依依不舍地将他精心喂养的各种鱼苗卖给了这些鱼客们。在这一时刻,只见父亲满脸的欢悦将往日的辛劳困倦镀得铮亮。
②待来家里求购的客人逐渐稀少后,那些经过反复挑选剩下的鱼苗便成了无人问津之物。于是,父亲只好一个一个地方去赶鱼市,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的家乡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里路程。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水干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赶集。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是他们拥着父亲在行进。父亲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踏着夜色匆匆地奔走于一个个鱼市。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的烂草鞋……
③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三月小阳春必不可少的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所有的鱼苗后,父亲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细心地喂养它们。按照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一只木耙将宁静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十分投入,十分精心。这些幼鱼就这样在父亲的精细料理与守候中逐渐地长到寸许两寸粗细。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浴着三月的阳光和布谷鸟清丽的音韵悠然地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面前放一只盛了水的脚盆,盆面上铺一块大纱布,纱布里全是快活的小鱼。父亲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盆里的鱼按照鱼种分门别类地舀进一只只鱼盆里。然后,再挑了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和院落。就在父亲拖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他的头顶上,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
④我没想到,那年秋天,父亲那如同阳春三月布谷鸟鸣唱般的叫卖声,竟然成了他撒在我家乡那些村庄里的一曲绝唱。两个月前,我回去看望过我的父母。母亲告诉我,早几天,父亲去给姑奶奶做生日,穿着我的皮鞋,显得特别高兴。我很纳闷,我没有什么皮鞋留在家里啊。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看到这双皮鞋,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是我早已丢掉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什么时候把它从屋外捡回来的呢?而且还自己穿着喜滋滋地去给他的姑妈做生日,那么炫耀那么得意!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叫我酸楚而又疼痛。这时我才想起,父亲一生中都从没穿过一双皮鞋。他赚了那么多的钱,对到我家来买鱼苗的所有人都是那样大方,那么舍得花钱招待,却从没想过要给自己买双皮鞋!
⑤离家那天,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那时候,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蒙眬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那一次,父亲站在他的鱼池边,和我说着他已经说了很多遍的话,要我多写信回来,要我好好工作,要我少喝酒,要我冷了多穿衣......可现在我想听父亲那些重复啰嗦的话却再也听不到了。
⑥父亲离我而去了,我好想再读读父亲,读读父亲在生命的轮回路上是沧桑依旧还是宁静如莲。父亲走进了另一片水泽,父亲站在那片水泽的边缘或许正凝望着一条向他走近的鱼。我彷佛觉得,父亲一定化作一条水中游动的鱼,只要这世上还有一滴水,父亲就永远活在水里。题目“父亲是一条鱼”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①顿时,泪眼中的这双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的压在我的心坎上。
②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影在水中的朦胧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仔细阅读第③段划线文字,说说作者写阳春三月的阳光和布谷鸟有何作用?(2)
结合全文,请你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①近日,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遥感专家参加了会议,这也是该会议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这说明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发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②遥感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是指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辐射或散射的可见光、红外、微波电磁波,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科学技术。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③今年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部署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在李克强身后挂着一幅芦山县震后航空影像图。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提供的。遥感作业时间是4月20日11点,距离地震发生刚刚过去3个小时。那么科研人员怎么利用遥感技术评估判断地震灾情呢?
④遥感地球所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李震说:“遥感航拍得到的高分辨率影像,能请楚地辨识建筑物、道路、河流、车辆等地面信息。科研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震前的遥感观测数据比对,就能够判断建筑物和道路的受损情况,道路上堆积的滑坡物大小、滑坡的土方量等等,发现潜在的山体垮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并确定财产损失的基本情况,确定救援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总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灾情,具有定位准,速度快的特点,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灾情数据,服务抗震救灾。
⑤今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数次极端强雾霾事件,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静稳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等是导致强雾霾事件的主要原因。遥感地球所陈良富研究员基于遥感卫星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出,除了人为排放引起的本地污染浓度上升这一内在原因外,水汽、浮尘是造成雾霾来袭、能见度急剧下降的重要外部原因。
⑥目前,对雾霾主要靠地面监测,但地面监测站只能监测地上几米高范围内的PM2.5数值。而灰霾随高度变化,分布不一样。利用激光遥感手段能获得霾的垂直分布情况,反映整个区域霾的二维甚至三维情况。如果不科学地认识极端强雾霾的发生机理,就容易判断错误,认为都是由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在治理上进入误区。要得出科学判断,仅凭地面一种观测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卫星遥感观测手段来补充,更全面容观地掌握大气污染状况。
⑦另外,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应用遥感技术,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希腊考古学家用红外像片在科林斯湾发现了公元前373年毁于地震的古城“Hekike”;遥感地球所郭华东课题组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阿拉善高原干沙覆盖下的古河湖串联系统和明、隋古长城……遥感技术也十分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它的优势在于能获得物体的三维图像。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⑧总之,近些年,我国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对本文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数理顺序下列句子不属于平实说明的一项是()
A.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
B.遥感航拍得到的高分辨率影像,能请楚地辨识建筑物、道路、河流、车辆等地面信息。 |
C.利用激光遥感手段能获得霾的垂直分布情况,反映整个区域霾的二维甚至三维情况。 |
D.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 |
下列关于遥感技术的应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抗震救灾时如果利用遥感技术来监测和评估灾情,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灾情数据。 |
B.要想对雾霾引起的原因进行科学判断,主要得依靠卫星遥感观测,同时需要地面监测来补充。 |
C.国内外的一些考古学家曾应用遥感技术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 |
D.遥感技术因为能获得物体的三维图像,所以十分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近日,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该会议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已在国外发起。 |
B.来自全球的1000余位遥感专家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环境遥感大会,说明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发展得到了许多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
C.应用遥感技术,可以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发射、辐射或散射的可见光、红外、微博电磁波,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 |
D.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很重视发展和应用遥感技术,近年来,我国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广泛应用到地震、雾霾监测等方面。 |
竹篾①·左建明
⑴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⑵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阴下轻捷地走着。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阴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⑶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男孩儿的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他只穿了有个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
⑷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篾,那竹篾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这是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⑸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根美妙的竹篾。尽管我只是想跟那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⑹我是终于将那竹篾踩住了。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条蛇。
⑺“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篾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篾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⑻那一刻,我惊慌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⑼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⑽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⑾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篾的神态。是啊,竹篾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儿误踩上的可能性是挺大的呀!
⑿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
⒀那条长长的竹篾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⒁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⒂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孩子的手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着眉头。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⒃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⒄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30年了。那条长竹篾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⒅那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
⒆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篾,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
⒇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
【注释】①竹篾:竹子劈成的薄片。第⑹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第⒂段中,老婆婆当时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全文看,“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主要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的性格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