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初,权谓目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陈三策。肃拊蒙背曰:"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选自《三国志•吕蒙传•表传》
【主释】《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后泛指兵书、兵法,是反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系相同的一项
| A. |
蒙辞以军中多务╲停数日,辞去 |
| B. |
见往事耳╲才美不外见 |
| C. |
省三史╲吾日三省吾身 |
| D. |
宜乎众矣╲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
(2)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的是
| A. |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 B. |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 C. |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 D. |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蒙始就学,笃志不倦。
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
[清]余怀
元祐①末,米芾知雍丘县,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②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座。每酒一行③,即展纸共作字。二小吏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纸亦书尽,更相易携去。
(节选自《东山谈苑》)
游沙湖④
[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元祐:宋哲宗年号。②馔(zhuàn):饮食。③一行:一回。④《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写的一篇随笔小品。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薄暮()(2)更相易携去()
(3)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4)是日剧饮而归()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
(2)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两文中,苏轼畅饮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可以读出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义项,为下列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 A.甚意,汝之不惠。 |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C.微斯人,吾谁与归? | D.行者休于树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会天大雨 (2)度已失期
(3)为天下唱 (4)宜多应者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选文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
必然性: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 “兵势有变,亟往必利。”锈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⑴亦非将军敌⑵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军虽善用兵虽千里不敢易也 | B.绣以精兵追退军徒以有先生也 |
| C.此易知耳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 D.绣乃服乃丹书帛曰 |
翻译画线句子。
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结合选文说说贾诩是个怎样的人?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⑴楚人怜之⑵为天下唱下列四个选项加点字词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置人所罾鱼腹中
| A.大楚兴,陈胜王 | B.皆指目陈胜 | C.固以怪之矣 | D.天下缟素 |
翻译画线句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选文能表现陈胜所说的“鸿鹄之志”的短语或词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