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人名)。
(2)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
B.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C.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
D. |
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慨,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写景抒情诗,以“”字统领全篇。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古诗词赏析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注:本诗写于作者被贬于黄州时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谁?
结合诗句分析整首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江 村
唐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夏的成都,当时在朋友的资助下,作者所居住的草堂刚刚建成,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首句中 “抱”字极为精妙,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做简要分析。
颈联写了哪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的上阕写作者眼中之景,一个字将凄清、愁闷之情展露无遗;下阕二字点明了全词的主旨。
请简要说说作者用“月如钩”作词的意象,希望传达什么意思?全词又表达了诗人何种情感?
社 日①
张 演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①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分为春社和秋社。②豚栅(tún zhà):小猪猪圈。前两句描绘了稻粱、、 等一系列富有农村生活情调的画面。
试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中的“醉”字所蕴涵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