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修始在滁洲,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④润身:修身养性。⑤宽简:宽松简易。⑥便:安逸,安适。

(1)请用“/”为【乙】文划线处断句。(只划一处)

自 尔 遇 事 不 敢 忽 也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泉香而酒冽  

②树林阴翳  

③而民受其弊  

④未尝及文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4)下列对两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文质兼美,多用骈偶句,语言简洁流畅,富有音韵之美。

B.甲文以“乐”字贯穿全文,乐中带忧,流露出作者被贬此地愁苦悲凉的心境。

C.乙文欧阳修为人正直,治理有方,所到之处政绩斐然,人民生活都很安逸,因而他深受百姓喜爱。

D.乙文欧阳修被贬夷陵后,他看到以前官吏渎职所致错案,决心更加谨慎办案。

(5)欧阳修勤政爱民,甲乙两文中他为官理念的不同点是什么?请你写出一位当代和欧阳修一样把人民放在心中的好官的名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甲乙二人同游太行山。甲曰:“本大行,何得称太行?”乙曰:“本太行,如何称大行?”共决于老者,老者可甲而否乙。甲去,乙询曰:“奈何公亦颠倒若是?”答曰:“人有争气者,不可与辩。今其人妄谓己是,不屑证明是非,有争气矣。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奈何公亦颠倒若是?
②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A.日光
B.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广(《陈涉世家》)

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

久而俱化
[宋] 洪迈
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
予得双雁于衢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独无俦。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呜则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
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上书,以谓圣功远被,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衢(qú):指衢州。②扰:顺服。③块:孤独。④俦:伴侣。⑤禄东赞:吐蕃酋长。⑥被:遍及。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一块/独无俦 B.两下不相/宾接
C.宛如同巢/而生者 D.今人/呼鹅为舒雁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⑴因白鹅正同色 怡然同群
⑶雁不白知其铸金为鹅以献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如是五日,渐复相就。
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阅读下文,回答1~3题。

梨酒

仲宾又云:向其家有梨园,其树之大者每株收梨二车。忽一岁盛生,触处皆然,数倍常年,以此不可售,甚至用以饲猪,其贱可知。有所谓山梨者,味极佳,意颇惜之。漫用大瓮储数百枚,以缶盖而泥其口,意欲久藏,旋取食之。久则忘之,及半岁后,因至园中,忽闻酒气熏人。疑守舍者酿熟,因索之,则无有也。因启观所藏梨,则化而为水,清冷可爱;湛然甘美,真佳酝也,饮之辄醉。回回国葡萄酒,止用葡萄酿之,初不杂以他物。始知梨可酿,前所未闻也。

选自周密《癸辛杂识》

[注释]①瓮:陶制的容器。②泥:涂抹。

1.

"因启观所藏梨"中的"启"在文中的意思是

2.

仲宾赞美梨酒"真佳酿也"的原因是什么?

3.

梨酒酿成,实属偶然。假如再酿梨酒,请你简要介绍酿酒的步骤。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朝代)文学家。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蔚然而深秀者          (2)之者谁         
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