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3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5题。

3. 据图可知,(   

A.

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

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C.

35 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

35 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4. 该区域(   

A.

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

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C.

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5. 芒种至小暑期间,(   

A.

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

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C.

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大

D.

"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锋面系统与天气 昼夜长短的变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完成:

为移民进入亚马孙平原提供方便的因素是

A.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
C.巴西东北部气候干旱 D.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能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下图是热带雨林水循环图,读图完成: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当地50%的大气水来自于雨林
B.大量水汽被带离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雨林降水主要来自海洋,跟雨林没有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降水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沼气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⑤⑥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已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结合下表(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完成1—2题:

坡度
5º~10º
10º~15º
15º~20º
20º~25º
25º~30º
30º~35º
大于35º
土层厚度
(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厚
度(mm)
28
20
17
15
12
9
7

根据材料可以推知,我国四大高原中石漠化程度较高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分析上表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

A.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正比例
B.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反比例
C.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正相关
D.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负相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