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英语专业八级、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单位的军事骨干……"简单的勾勒,让这样一只队伍显得"高冷"而神秘,这正是中国组建的联合国首支常备维和警队。为支持改进和加强维和行动,中国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这一举措说明( )
A. |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
B. |
中国组建维和警队是国家行使自卫权的需要 |
C. |
中国通过联合国坚持以双边主义的方式实现共同安全 |
D. |
中国组建维和警队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统一 |
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完成以下问题。阶段Ⅰ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雾霾频发②水土流失③全球变暖④森林破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阶段Ⅱ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 B.人类中心论 |
C.人地伙伴论 | D.天人合一论 |
读我国洞庭湖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若图示西南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A.湖泊萎缩,洪涝更加频繁 |
B.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
C.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
D.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
图中P湖周边耕地不足,人地关系矛盾尖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②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③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④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是能在短期内检验实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脸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关于植被覆盖率对河流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呈正相关 |
B.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 |
C.植被覆盖率提高20%,泥沙产生量相应减少20% |
D.植被覆盖率大于60%时,对径流产生量影响最小 |
根据材料判断,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模拟实验中降水量太少 |
B.显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地形 |
C.考虑综合效益,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率是40%-60% |
D.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完成以下问题。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是
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②新疆地区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煤炭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③东部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相对不足④中东部煤炭资源已枯竭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地区的特有影响是
A.缓解能源紧张 | B.减轻环境污染 |
C.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 D.加剧交通压力 |
哈尼梯田(如图)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据此完成以下问题。哈尼人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的农耕活动,主要是为了
A.调节当地气候 | B.蓄水保土增肥力 |
C.提高复种指数 | D.美化自然环境 |
该区域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能源短缺 |
C.土地荒漠化 | D.大气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