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第(1)题。

(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自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

(2)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

(3)某校学生参观"一带一路"展览,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参观学习手册的内容。

元青花传奇

元青花"浣翠淌蓝逸海韵"的艺术特色,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一开始是为西亚地区制造的,订购外销瓷的是波斯和叙利亚的商人。

中国元代以前的彩绘瓷,普通疏朗,写意手法居多。但元青花以一种伊斯兰式的标准手法,将中式动植物造像予以扁平化、抽象化,得以无尽连续重复,几乎看不到留白。

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中国青花瓷,发展到15世纪已经非常成熟,并成为埃及、叙利亚与波斯陶工模仿的对象。这些穆斯林国家的陶工们,慢慢地采取了更自由、解放的手法,增加了律动和空间感,他们的图案逐渐开放,融入中式特有的某些生命力和自发性。

"元青花传奇" 体现了 "丝绸之路" 文化 "通" "融" "荣"的特点。请从以上特点中任选一个或多个,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科目 地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锂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盐湖锂矿对保障我国锂资源安全意义重大。为探究盐湖锂矿成因与可持续开发问题,苏扬老师组织学生搜集了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流域富锂盐湖相关资料(如图)。资料表明:(1)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和柴达木盆地内部凹陷,为该地盐湖锂矿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锂矿物质主要源自沿昆仑断裂带和第四纪火山活动区分布的热泉,被那棱格勒河与地下水搬运至终端湖;

(3)受蒸发和补给等因素影响,一方面湖区萎缩,分裂成三个盐湖,另一方面含锂湖水蒸发浓缩,形成多成分共生锂矿;

(4)为开发东、西台吉乃尔盐湖锂矿,修筑了人工堤坝,使河水不再注入东、西台吉乃尔盐湖而改入鸭湖。

(1)经纬和丹霞两位同学分别从内、外力作用角度探究了该地盐湖锂矿的成矿条件。下面是他们各自的观点,请任选其一并加以分析。

经纬:板块构造运动是盐湖锂矿形成的先决条件。

丹霞:流水搬运是盐湖中锂富集的主要途径。

(2)试述鸭湖可作为后备锂矿资源库的条件。

(3)若未来东、西台吉乃尔盐湖锂矿资源枯竭,请基于“绿色低碳”理念,提出开发鸭湖锂矿的工程和技术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伴随新产业空间的兴起与拓展,上海和洛杉矶两大都市区呈现多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洛杉矶大都市区在市场主导下,灵活生产不断增长与扩散,边缘城市不断涌现,产业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网络化”分布格局。上海大都市区在政策与市场共同作用下,产业结构由传统制造业主导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快速转变,郊区新城(卫星城)蓬勃发展。如图示意2014年上海和洛杉矶两大都市区产业空间关联和组织形态。

(1)分析洛杉矶产业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2)请在图中为上海挑选分别体现①和②的关键词。

①CBD和各产业中心之间的关联特征。

②CBD以外各产业中心之间的关联特征。

(3)从产业与城市关系角度说明上海多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形成过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如图阴影部分)绵延约500千米,最高峰为友谊峰,自西北向东南山体逐渐降低。晚更新世以来,受该山区雪线上升影响,第四纪不同时期冰川作用产生的冰斗、槽谷汇聚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形成众多冰湖。在气候转暖、年降水量变幅较小背景下,1992﹣2013年山地各区域冰湖数量和面积均发生了变化(表格)。

区域

流域

年份

冰湖数量(个)

冰湖面积(km2

西北部

Ⅰ哈巴河

Ⅱ布尔津河

Ⅲ克兰河

1992

782

88.62

2013

845

90.2

东南部

Ⅳ喀拉额尔齐斯河

Ⅴ喀依尔特河

Ⅵ青格里河

1992

276

10.38

2013

297

11

(1)概括该山区冰湖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2)阐释冰湖变化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城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城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如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

(1)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2)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风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区。巴音河在宗务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积的冲洪积扇;2015年12月,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km的河道进行了硬化。图a示意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图b示意图a中P1、P2两点之间的水文地质剖面。

(1)分析图a中布赫特山西南麓山前区域发育较大面积沙丘的主要成因。

(2)如图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且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3)指出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对其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