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       

(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5%),用于煎炼海盐。

①1000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约为      g。

②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的原因是                                   

③将“上等卤水”在100℃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g溶液中含水 100g、NaCl 39.8g、MgCl2 7.65g及其他成分2.55g。将150g此溶液降温至20℃,有      g NaCl析出(溶解度见表)。此时,     (填“有”或“没有”)MgCl2析出,原因是                                  

温度/℃

20

60

100

溶解度/g

NaCl

36.0

37.3

39.8

MgCl2

54.8

61.3

73.0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只写一个)。
(3)C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D实验中待时,应停止加热。

下表提供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读取信息后回答:

(1)A、B物质都属于_____________ 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
(2)A、B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右图给出的曲线中,________________与B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相符(填曲线编号);

(3)从A、B两物质的混合物中提纯A物质,一般采用_____的方法。

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涉及种分子。
(2)反应过程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
(3)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分)

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各种现象,能够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与水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3)某些地方的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等可溶性盐。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试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化学与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3)校园内铁制车棚生锈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写出一种防止其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路上铺接钢轨常利用铝热反应:2Al + Fe2O3高温2Fe + Al2O3,该反应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填“强”或“弱”);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各种黄金首饰易于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化学与计算
右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回答下列问题:
(1)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mg。
(2)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g。

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根据下图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3)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利用装置A和E,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其理由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