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C、CuO、Fe三种粉末 |
分别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
B |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Na 2CO 3 |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
C |
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
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
D |
分离KCl和MnO 2的固体混合物 |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如下图所示,充满空气的集气瓶的瓶塞上同时插有一支盛有水的小试管和一支U型管。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发现U型管内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①蔗糖固体②硝酸铵固体
③食盐固体④氢氧化钠固体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事实 |
解释 |
|
| A |
蔗糖水中的蔗糖晶体受热消失 |
蔗糖分子受热分解了 |
| B |
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它们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 |
| C |
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边干 |
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
| D |
装有红磷和氧气的密闭瓶,点燃其中的红磷后,质量不变 |
反应前后瓶中分子总数不变 |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 B.冰块 | C.花生油 | D.蔗糖 |
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啤酒 | B.酸奶 | C.矿泉水 | D.可口可乐 |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10L水与1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
| B.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
| C.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 |
| D.25℃,1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0g氯化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