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甲、乙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纯碱的性质”实验中,分别做了如图1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分别倒入洁净的A、B烧杯中。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固体不溶物,上层溶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中的上层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含有哪些?
【猜想假设】一定含有NaCl,可能还含有NaOH、Na2CO3、Ba(OH)2、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明同学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Ba(OH)2、Na2SO4。小红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查阅资料】
①HNO3与Na2CO3反应是分步进行的:Na2CO3+HNO3═NaNO3+NaHCO3(先),NaHCO3+HNO3═NaNO3+H2O+CO2↑(后)。
②B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甲组同学:
往A烧杯中逐滴滴入稀HNO3,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无色。烧杯中固体不溶物的质量,随滴入稀HNO3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写出固体不溶物质量增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此得出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 。

乙组同学: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B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NaCl、NaOH、Na2CO3 |
继续往上述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HNO3 |
|
【交流反思】
乙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根据甲组同学所做实验的现象,无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存在NaOH,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经熔烧得锌熔砂,锌熔砂主要含ZnO、ZnFe 3O 4,以及少量FeO、CuO,工业上用其制备金属锌,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1)操作X的名称是 ;
(2)进行反应①时,要将锌熔砂粉粹成细小颗粒,目的是 ;
(3)ZnFe 2O 4可看作两种氧化物的结合,它与稀H 2SO 4反应生产两种盐,分别是ZnSO 4和 (填化学式)。
(4)参加反应②的物质为ZnSO 4和 (填化学式);
(5)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在探究氢氧化钙与稀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了滴加酚酞溶液,无法判断反应进行到何种程度,同学们决定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 2和Ca(OH) 2 猜想二:CaCl 2和HCl 猜想三:
请将猜想三补充完整,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是 .
【设计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
|
猜想一不正确 |
|
②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
|
猜想二不正确 |
【拓展与应用】举例说明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一点即可)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
(2)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还需补充的实验用品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验后发现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与B相比,C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优点是 ,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
如图是一些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2)B实验中导致测量结果小于
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即可)。
(3)C实验可验证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
(4)D实验验证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 。
在实验室,我们通常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供选用的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仪器a的名称为 。
(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CO2,不可以选择的装置是 (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
(3)C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探究CO2确实能和NaOH发生化学反应,华雪同学选用了下列两种装置进行实验,都证明了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选择装置I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②选择装置Ⅱ时,可观察到烧杯内的水沿着导管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③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