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Fe(Cu) |
向物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
B |
KCl(MnO 2) |
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C |
CO 2(CO) |
将该混合气体在氧气中点燃 |
D |
NaCl(CaCl 2) |
将物质溶于水,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材烧炭 | B.水力发电 | C.生铁炼钢 | D.菜刀生锈 |
实验室欲制取少量的FeCl3溶液。下列方案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过量Fe和稀HCl反应后过滤 |
B.过量Fe2O3和HCl反应后过滤 |
C.过量HCl和Fe2O3反应后过滤 |
D.过量Fe和CuCl2溶液反应后过滤 |
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对物质进行鉴别。下列鉴别不合理的是
A.氯化钾溶液和蒸馏水:各取一滴于毛玻片,加热蒸干,有白色痕迹的是前者 |
B.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各取少量于试管,滴加酚酞,不变色的是前者 |
C.稀盐酸和稀硫酸:各取少量于试管,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后者 |
D.氢气和甲烷:分别点燃,罩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烧杯,出现浑浊的是后者 |
下图是固体X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t2℃时X的饱和溶液中X质量分数为37.5% |
C.将t2℃X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仍然饱和 |
D.t1℃时,将25克X放入75克水充分搅拌可得100克的饱和溶液 |
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它是给地球生物生产了富含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有关淀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碳元素 |
B.肯定含有氢元素 |
C.肯定含有碳、氢二种元素 |
D.肯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